不過這種循環皆大歡喜,劉鳳芝爽快的答應了,又問過婆婆有什麼需要的,倆人在電話裡先“熱乎”了半天。
劉鳳芝不會包粽子,也不是完全不會,就是包不好,成品總是漏米。小時候跟娘家媽包過幾次,結婚後就沒機會“複習”了,開始是條件不允許,正頓兒飯都吃不好,哪有心思做這個;
後來條件好些了,還是包不起來,一家就三口人,包少了不值得,包多了不好存放,都得便宜了彆人。
再後來,就是懶了。
北方的粽子不像南方那麼“詭異”,又是鹹蛋黃又是臘肉的。安城的粽子隻有兩種餡,蜜棗和紅豆餡的,以甜為主。
李焱他們回老家,自然是大包小包的裝滿兩後備箱,有錢,儘孝也“樸實”。
李焱家又增加了一輛小轎車,現在也沒人矯情了,生活好了嘛,誰不喜歡舒適方便,連李淼家前兩天也買了一輛小轎車,李焱幫忙買的,還是“拉達尼瓦”,經濟實惠。
午飯後,李老太單獨找李愷說了會兒話,內容不出意外的是關於李垚。
李垚兩口子這小一年倒也安分,再沒有嗚嗚渣渣的,除了李家老宅這邊,彆的哥哥家幾乎沒去過,去年過年也沒來叫人去她家打掃衛生,整的李愉和李悅哥兒倆還有些不適應。
有段日子了,李垚找過李焱一次,又是悔恨又是哭泣的,希望四哥四嫂原諒她。
畢竟兄妹情深,李焱有些心軟,旁敲側擊的跟李愷提過,但李愷態度比較強硬,你是做哥哥的,你願意原諒你就原諒,反正跟我關係不大。整的李焱不上不下的,最終也沒好意思和劉鳳芝說。
李老太雖然現在過的很舒服,但李垚畢竟是她親閨女,又是從小“寵”到大,時間長了,還是心疼的。
但都知道症結點不在老四身上,而是在劉鳳芝身上,更關鍵的是在李愷這裡。這小子可是個連場麵“活兒”都不願意做的主兒,說斷絕關係,那絕對是老死不相往來。李焱要是敢強製,這小子敢和他爹翻臉。
交流之後,李愷還是婉言拒絕和李垚家再產生聯係。
不說這輩子,前世裡即使李焱病重後,李垚也沒有停止從他們家“吸血”,以及挑撥李老太和劉鳳芝尖銳的對立。
一想到母親頂風冒雨、披星戴月的每天去上班,下班後還要伺候當時下床行走都困難的父親,而李垚非但沒有伸出援助之手,反而刻意增加自己家的困難,一股子戾氣就直衝李愷腦門。
何勇每天騎著“借”李焱家錢買的摩托車,滿村子溜達著到處扯犢子。而李焱家想用自己的錢買一輛摩托車,供劉鳳芝上下班用,少些辛苦,卻被限製著不能實現。
多麼的可笑。
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