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人生》全本免費閱讀
1991年1月17日,北京時間淩晨1時30分,米國總統步齒簽署了給米軍中央總部司令的國家安全指令文件,命令米軍對伊克開戰。
淩晨2時,以米國為首的多國部隊轟炸伊克首府巴達,海灣戰爭爆發。
拋開戰爭的正義性不談,“海灣戰爭”是米軍自越國戰爭後主導參加的第一次大規模局部戰爭。在戰爭中,米軍首次將大量高科技武器投入實戰,展示了壓倒性的製空、製電磁優勢。
所有人都以為“海灣戰爭”可能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結果,隻用了十六天的時間,多國部隊就將伊克幾十萬軍隊徹底擊潰。
“技術決定戰術”,華夏的軍方高層,也第一次公開承認軍事技術的重要性,在此之前軍事技術的重要性是被有意回避的,為此,他們還刻意的批判“唯武器論”。
總之就是,“海灣戰爭”很快就會結束的,當然,這些隻有李愷這個重生者知道。
米國石油期貨市場在戰爭開始前,一直是上漲態勢的,油價最高是在1990年10月份,每桶達到41米元。到1991年1月份的時候,已經下跌了很多,戰爭爆發前一日是每桶32米元。
如李愷所料,1991年1月17日,米國石油期貨市場在最初兩個小時衝高到每桶35米元後,開始一路下滑。
除了盛華公司的兩千兩百多萬米元,蘇博林還集合了萊卡爾投資公司能調動的所有流動資金共計兩千九百萬米元,兩家公司共計五千多萬米元,於16日“殺”入期貨市場,做空石油期貨。
截至1月17日收盤,wti原油跌至每桶2063米元,日內跌幅達355,在十倍杠杆的加成下,當日獲取純利一億兩千多萬米元。
這筆錢如何使用,蘇博林和韓澤奇都谘詢李愷的意見。經此一“戰”,蘇博林對李愷這位妹妹的“代言人”,已經是深信不疑。而韓澤奇是早就服了氣,具體操作這位大侄子可能還年輕,經驗不足,但就投資眼光而言,無人能出其右,說是隨隨便便掙點兒“小錢兒”,結果可以說是“空手套白狼”,就進賬五千多萬米元的“小錢兒”。
韓澤奇有些後悔,其實盛華公司賬麵上還趴著將近四個億的“閒錢”,再稍微籌措一些,起碼能翻個番,要是也投入到“期貨之戰”?
韓澤奇不敢想了,想起來都恨不得剁掉自己的手。一天啊,就一天,兩倍多的利潤。
不過也不能怪他,一來國內的米元外彙不好兌換,二來也是李愷極力阻止,怕數額太大,引起米國政府的注意,萬一它們再臨時立個什麼“法”,讓你這錢抽筋扒皮的回不來多少。
這種下三濫的事情米國絕對做得出來。
五千多萬米元的利潤,加上兩千多萬的本金,分成三部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