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嬌嬌還問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夏明清想定這麼高的“打賞”,他從哪兒來那麼多錢?據她所知,夏家可沒什麼特彆大的收入來源。
劉氏作坊算一個,但今年家裡又是蓋房子,又是蓋村學,又是請先生之類的,花了不少錢。
後麵還說有貴人要來,到時候更要花錢。
夏明清一個不事生產的人,他哪來那麼多錢打賞人?
那村學一看便知,前期肯定是賺不了什麼錢的。
村學自帶口糧,每個月束修10斤糧食。若是表現好的話,還會給學生發獎勵。雖然這些獎勵不值錢,但那也是要成本的。
更何況請先生,給學生準備各種教學物品也都是要錢的。
“那……我該給多少?”
打賞下人,從來都是用金瓜子、銀瓜子打賞下人的夏明清茫然了。
韓嬌表示“按課時費算吧,你這兒不是一節課10個銅板嗎?那她們去一趟,上一節課10個銅板。”
夏明清“哦。”
……
九皇子到的時候,其實天已經有些涼了。這個時候,寧山村已經在為冬耕做準備了。
準確說,是整個沽寧鎮都在做。
卓縣令不傻,眼看著夏厚德帶著一幫人讓寧山村的水稻翻了倍,又是種木薯,又是種玉米的,肯定得跟上。
即使玉米還保密,暫時不能對外公布,可水稻種植技術可以啊。
因此在九皇子的皇莊實驗時,卓縣令也早早讓沽寧鎮轄區的村子學起了新的種田方式。一年下來,雖然農人的收成沒有寧山村的好,但不少人家都增長了3-5成,結果喜人。
也因此之前那些不認識乾,悄眯眯偷懶的農人十分後悔,揚言來年一定要老老實實跟官府學種地。
“俺老早就說了,俺三姑家的小叔子的女兒的婆家的堂弟有認識的人,人家說了,這回是真的。是我們這邊有個村子,真的有人種出了畝產400斤的水稻,所以才會有這個事情的。”
“真的有400斤?!我們村最高才300斤。”
“所以說,人家本有事啊,要不然怎麼用彆人的方法,不用我們的呢?那肯定是人家種出來了,有例子在那兒擺著。”
“那個綠肥,你還記得是哪些草不?”
“不記得,不過我家留得有種子。”
“那你給我一點。”
“我自己都沒有多少,我今年打算把所有的地都種了……”
……
九皇子一行人車輕便行,根本就沒跟卓縣令通氣,就直接微服訪私,先到了沽寧鎮細轄區的田間地頭,打擰實情。
雖然心裡早就信了八分,但親耳聽到
這說明什麼?
說明他慧眼識丁,確確實實“認”出了一個人才。
他轉頭和賈先生說“這位夏先生,可真是一個大才!”
聽到九皇子稱一個農人做“先生”,賈先生一點也不有什麼不對,嘴角含笑地說道“千裡馬也需要伯樂,正是因為有爺在,才有了屬下等人發揮的機會。”
底下的人再有才,若上麵的人昏庸無能,那也沒辦法。所以說,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