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段英華歸來(1 / 2)

目前他們種的木薯、玉米、水稻之類的,性狀最穩定的就是木薯,基本上沒有什麼變化。

水稻是因為用了新的種植方法,產量有所提升。

就是相對於去年、前年的提升度,今年有所減緩,不清楚是不是已經到了它的上限。

玉米才沒種幾年,一直到今年種植量才提上來,產量如何,也還要再看看。但一畝600-800斤的產量已經非常驚人了,隻要它不降低,就保持在這個水準,就已經非常叫他們驚喜了。

聽說裡正家的玉米產量更高,有種出1000斤的。

真是叫人羨慕!

玉米看著產量驚人,但一個村子收上來,其實也沒多少。假如每家收600斤,寧山村那麼多戶人家,一家一畝地,100戶也不過60000斤。

60000斤看著多,但要分到整個大昭,那就沒有多少了。即使半斤一戶,也隻能分給120000戶人家。

和上千萬的大昭人口相比,差異還是非常大的。

不過,因為夏厚德提出的“試點種植”概念,九皇子他們也沒打算一下子就在大昭全麵鋪開,隻是在全國各地挑一些試點城鎮,在這些試點城鎮種植。

根據這些試點城鎮的能力,每個地方分給不同基數的種子,來年看哪個試點產量高,就表揚哪個試點。

若是產量不高……

要麼是地方上偷懶了,沒好好乾,要麼就是那個地方真的不適合。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段英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到達寧山村的。

他望著這個處在秋收當中,忙活得熱火朝天的村子,表情茫然。

不是說鄉下都很窮的嗎?

他怎麼瞧著這個村子,也沒有他以為的那麼窮?

雖然他們穿著打扮,也沒有他之前見過的富庶村子好,但他們麵色紅潤,臉上有肉,一看就是能夠吃飽的樣子。

還有他們的精神麵貌,臉上帶笑,也不似其他貧苦地方的村民麻木。

看到段英華這個陌生人進村,他們還一臉警惕,問他是誰,是從哪裡來的。搞得好像他們村藏著什麼寶貝,怕他這個賊給“偷”了。

段英華“……”

“是他嗎?”

“對,就是他。”

段英華聽到對話,抬頭望去,隻見人群中的女人沒有什麼華麗的服飾,隻是簡單的湖綠色。烏黑的頭發盤著,用了一根木釵,綴了幾朵小花,卻給人一種沉穩端莊的氣質,那是歲月積澱下來的安靜與從容。

她緩緩走來,步伐堅定,每一步都仿佛踏出了旋律,既優雅又堅韌。

她臉龐秀美,望過來的瞳孔裡透著深究的光芒,那是看透世界的智慧與冷靜。眸光如湖,無論遇到什麼波瀾,都能保持內心的平靜。

明明他坐在馬車上,卻不知為何,有一種被她平視的感覺。

她道“我是你的母親白佩佩,你也可以暫時叫我白大夫。相信在你來的路上,已經有人將情況給你說明過了,我給你帶路,有什麼我們回家再說。”

這樣的女人,她真的能做出換人孩子的事情?段英華隻覺得喉嚨有些乾啞,吧輕輕吐出了一個字“好!”

圍觀的村民有些茫然,他們剛剛是不是聽錯了,否則怎麼會聽到白佩佩跟人家說,她是人家的娘呢?

“聽錯了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