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是那個時候,村子裡有一個有功名在身的讀書人,那個官老爺的處理辦法還能不一樣了嗎?
六堂叔:“肯定不一樣呀,要是那個時候我們村子裡有一個童生老爺,你看著吧,他肯定會把水判給我們。”
夏厚德似懂非懂。
就因為一個功名在身,區彆就這麼大嗎?
他沒有想明白,晚上把這個事情給白佩佩說了。
“你說,六堂叔說的到底是不是真的呀?真的有這麼誇張嗎?”
白佩佩回憶了一下上輩子曆史上的事情,說道:“是不是誇張我不知道,但六堂叔說的確實有一定道理。我之前不是跟你說過,我們現在所處的是一個封建社會時期嗎?封建社會時期最大特征就是,士農工商是分等級的。
你也知道,大昭有律法規定,從商的人三代不可以科舉,商人屬於下九流,因為十分底下。那麼相較而言,士族就屬於上層社會。
讀書人一旦有了功名在身,那就屬於士了,做為士,那肯定要維護自己這個階級的利益。所以當功名在身的讀書人與官員沒有什麼利益衝突時,即使隻是維護了自己這個階級的利益,他們也會保護這個有功名在身的讀書人。”
所以那個搶水的問題,看似官員護著那個有功名在身的讀書人,其實是在維護那個階級的利益。
他是在“警告”天下人——注意點,彆以下犯上。
“這裡麵的水也太深了吧?!”夏厚德隻知道兩個兒子考科舉十分重要,沒想到這裡麵居然還有這個問題。
難怪天下人都想讀書,都想考出名堂。
第二天夏厚德就深有體會,那就是住在他們家的嚴向晨對他客氣多了。
之前隻是把他當成一個有點本事,但再有本事也隻是一個種地的農民,多少有點上位者的姿態。
現在不一樣了,現在家裡已經出了一個童生老爺,而且這位童生姥爺年紀還小,還沒讀過幾年書就考上了,可謂是潛力無限。
嚴向晨對夏厚德、白佩佩夫妻的態度就是——未來同事的長輩,禮多人不怪,得敬著。
夏厚德私下裡對白佩佩說道:“你說的很對,家裡有沒有一個童生老爺,那區彆還真的是太大了。看嚴先生就知道了,他現在對我們可沒有之前那麼隨意,吆五喝六的。”
“那肯定的呀,老三會讀書,有功名在身。而你,又那麼會種地,你知道意味著什麼嗎?”
“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老三有很大的可能會考中進士,甚至隻要老三能夠通過會試,他就一定會通過殿試,成為進士。等他做了官,不說一定會平步青雲,做上什麼大官,但上麵肯定會把你的功勞算到老三頭上……”
一個普通農民能夠獎賞什麼?
即使再會種地,也不可能給夏厚德官位,但換成夏明瑞就不一樣了。
夏明瑞一旦有功名在身,就會讓上麵的人看到“潛力”,讓他子憑父貴。
夏厚德:“……”
什麼玩意兒?
把對我的“獎賞”換給我兒子?
沉默震聾欲耳,但仔細想想,似乎也是這個道理。
當一個人做出巨大貢獻,不好獎賞他的時候,獎賞他的家人不失為一個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