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皮蛋為什麼不能用雞蛋?(2 / 2)

元代王禎認為,養蠶人“需著單衣,以為體測。自覺身寒,則蠶必寒,使添熟火;自覺身熱,蠶亦必熱,約量去火”。

也就是說,不是沒有人“利用”人的體溫做文章,而是時下受時代的局限性,知識沒有流通,隻掌握在了少數人手裡。

也這就導致了,某些地區的人知道這一理論,而某些地區的人一無所知,乍一聽到,以為其是“謬論”,就像現在的劉大嬸一樣。

麵對劉大嬸的質疑,白佩佩表示:“沒試過,你怎麼知道不行?我家老二、老三不是出過門嗎,我聽他們說,在人家南邊地方,人家養蠶的人,也就靠人體判斷溫度的。

他們置蠶於室,想辦法控製房間的溫度,當人感覺熱的時候,就說明房間太熱了,要去火;當感覺有些涼了,就要增加溫度。

要不然,他們怎麼知道外麵的溫度是不是適合蠶的生長?他們總不能天天盯著天氣,讓老天爺配合他們嗎?”

劉大嬸的腦子一時轉不過彎來:“房間的溫度還能控製?”

“燒炭火啊,北方還有炕呢。”白佩佩大概解釋了一下什麼叫炕。

劉大嬸大開眼界,驚呼:“這灶上燒柴,床就變暖了?這也太神奇了!那你去年蓋房子的時候,咋不這樣做?哦,我忘了,你蓋新子的時候,你家老二、老三還沒回來呢……”

白佩佩:……其實是我忘了。

是哦,既然她知道炕,蓋新房子的時候,乾嘛不修炕?

有錢人家才用得起的“暖牆”她暫時用不起,先修個炕總行吧?

決定晚點回去和夏厚德商量一下,今年加修新房的時候,把炕給裝了。

劉大嬸也想到了:“你家老二、老三會燒炕嗎?要是會的話,我家那新房子已經修了三間了,年底加修的時候,能不能把這個炕給補上?

大冬天的,燒炭也挺貴的。反正那灶每天都要燒,飯也要做,燒炕應該能省不少錢,人還暖和。”

“那行,那今年年底,我們把炕安排上,先試用一下。要是可行,我們整個村子都裝上。”

結果,鴨蛋孵化室還沒商量妥,兩人先商量好了修炕的事。

受時代的局限性,劉大嬸顯然覺得人鴨子比人重要,能不能利用炕孵化鴨蛋不知道,但既然白佩佩說了外麵有人用這個,人可以先試試。

鴨蛋不會說話,放在炕上孵壞了就孵壞了,跑都跑不掉。但人不一樣,人覺得冷了、熱了,知道跑,死不了。

聽劉大嬸這麼一說,白佩佩有些哭笑不得,也不再提讓劉大嬸找人試驗孵化室的事情了。

反倒是夏厚德聽了,覺得此事可行,不過估計要等今年年底再試了。正好到時候他們兩家都修了炕,可以把蛋放在床上試。

“你覺得隻是幾個蛋的事情,但對於他們來說,這幾個蛋就是一家的生計,如果不能確定穩妥,他們不會輕易嘗試。”夏厚德說道,“就像我之前搞堆肥、綠肥、冬耕之類的,一開始推進時,不也是這個攔,那個勸,搞得好像我在做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似的。

後來他們親眼看到了收成,嘗到了甜頭,今年不就開始跟我做了?”

夏厚德讓白佩佩不要著急,等今年年底大家的糧食都豐收了,再賺上一筆錢,到時候他說話就更管用了。

獲得了村民的認可,有了話語權,那什麼工作都好開展了。

她想弄的這一切,也好弄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