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母以及白家的兒媳婦們,一臉震驚。
不是,外麵受了氣,回來打媳婦?!
這還是人嗎?
她們還以為,是他媳婦犯了錯,他想要“教妻”,一不小心出手重了點而已。
“他媳婦怎麼可能會犯錯?他媳婦那麼勤快老實的一個人,他大白天丟下活就跑了,還是他媳婦在地裡收的木薯……”
夏厚德表示,他隻是采用了春秋手法,稍微模糊了一下,可沒說李娃子乾活偷懶,把活推給他媳婦啊。
這種把氣撒在媳婦身上的男人,活該背鍋。
一時間,李娃子在這個村子裡的名聲徹底壞了。一個乾活偷懶,還打媳婦的男人,哪個女人嫁過去不可憐?
還好嫁的不是他們家姑娘,要不然……
再說到林大丫時,對其充滿了同情。
各家的木薯情況看了一下,夏厚德就聯絡米掌櫃,讓他安排個時間,過來收木薯了。
差不多5個銅板一斤,也就是說,夏家600多斤的木薯,若是全賣掉的話,差不多能賣3000個銅板,也是三兩銀子。
“我的天,真的能賣這麼多?!”
“還真的假的,人家牌子上寫得好好的,就是五個銅板一斤。你家隨便有個200多斤的木薯,都能掙到一兩銀子,簡直賺大發了有沒有。”
“我……我家那幾畝水田,一年到頭都收不了一兩銀子,我就種了幾壟木薯,就能收那麼多錢?!”
有人直接樂瘋了,當場蹦了起來。
當然也有比較理智的,表示雖然木薯能賣錢,但這東西也能填飽肚子,肯定不能都賣了。
200斤的木薯才一兩銀子,一兩銀子能買多少糧食啊?糧店裡一斤大米十六個銅板,也就能買60來斤。
200斤木薯和60斤大米,這差距還是有些大的。
“這很正常,我們穀子曬乾了,沒去殼的話,也是幾個銅板一斤賣給人家,人家去了殼拿出來賣,肯定得翻倍。粗糧和細糧,還是有區彆的。”
“如果不怕麻煩,自己留點,到時候把木薯泡好、曬乾,做成木薯粉,那也是細糧。賣肯定還是要賣一點的,咱們一天到頭也沒多少收入,賣了才有錢買油買鹽買布,過個好年。”
眼看著穀子的秋收就要到了,完了就是過年,一年也就見到了頭,那肯定啊,誰不想過個豐收年呢?
沒那麼精明的,就跟著精明的人賣,人家賣一半留一半,他們也跟著賣一半留一半。
儘量挑大的、挖得完整的賣,那種斷的,瘦小的,可以留著自己吃。做法大家都知道,隻要小心些,彆中毒就行了。
實在不放心,就泡六天以上,多泡幾天。
夏厚德、白佩佩也是,他們留了一百斤,剩下的全賣了,差不多也有二兩半的銀子。
米掌櫃帶了人,一邊收木薯,一邊記賬發錢,還聰明的從自家雜貨鋪裡帶了好些老百姓日常要買的東西,就在旁邊搭了一個攤位,“便宜”賣給大家了。
針頭線腦、頭花胭脂、油鹽醬醋,應有儘有,還真賣掉了大半。
負責小攤位的店小二說:“這比店裡都賣得好,要是能常做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