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佩佩決定,給周夫人加把火。
她不經常在鎮上給大戶人家看病嘛,有些丫鬟、奴仆手裡不趁手,白佩佩就讓他們拿彆的東西抵,比如主家賞下來,不足做一件衣服的新布料;雖然上過身,但看著還新的衣服;用過但多餘的瓢瓢盆盆……
俗名“撿破爛”。
彆以為是撿破爛,就真是破爛,沒人要了。這些東西,即使白佩佩不開口,他們也會攢了送給親朋好友,算做一個人情。
就是拿去賣,也有人買,就是價格會低些。
但沒關係,對於連飯都吃不好,買不起綾羅綢緞的老百姓來說,他們手指縫裡露出來的那些,就已經夠他們在親朋好友麵前露一回臉了。
撿破爛的白佩佩再從鎮上回來,就不空手了,今天幾件舊衣服,明天幾塊發了酸或者沾了洗不掉顏色的新布,還有主人打賞的一盤點心。
家裡有三個姑娘,白佩佩全丟給她們,讓她們自己處理。
彆看夏大丫在周夫人那兒過上了好日子,但也要看跟誰比。跟村裡比,那肯定是好的,但跟鎮上的千金小姐,或者小姐身邊的大丫鬟比,那肯定還是差點的。
古代的麵料有錦、綾、綢、緞、麻布、粗布六等,普通老百姓一般穿的是麻布和粗布。
就像白佩佩剛穿來的時候,她身上穿的就是粗布,棉絲紡織布料,也是最耐穿的麵料之一。
夏厚德、夏明楠父子倆平時乾活,穿的也是這個。
如果要走人家,就會換上乾淨整潔一些的麻布,稍微收拾一下,顯得更加利落一些。至於緞……
不好意思,大部分勞苦大眾都穿不起。
夏小雅也是認了周夫人做乾娘,才得了一些綢緞,往身上穿的。還不能一身都穿,也就撿了外麵,看著光鮮了些。
麵料最好的,大概要屬她手裡的繡帕,各種漂亮的絲綢。因為她要學繡活,周夫人也就不好短了這些。
也就是說,夏小雅現在得的那些好處,也就周夫人手指縫裡露出來的,能在村裡露臉,放到外麵就不算什麼了。
因此,當白佩佩厚著臉皮“撿”了一些“垃圾”回來,說是“垃圾”,卻連上好的綾、綢都有了,頂多顏色舊了些,或者上麵有了汙點,被人家夫人、小姐給淘汰了。
得了賞的丫鬟、奴仆不趁手,又落到了白佩佩手裡。
“娘,這塊布好漂亮!”
夏小雅一眼就相中了一塊酡顏,宛如少女臉上淡淡的紅霞,既輕既柔,她從來沒見過這麼漂亮的顏色。雖然上麵有了汙點,但沒關係,她做成上衣、襦裙,再配些拚色,就能裁掉了。
她身量小,再用茶白相配,正好。
夏大丫、夏苗苗也不跟她爭,她挑完了她們再挑,還不忘記用那些陳舊的顏色給白佩佩搭一身。
剩餘多的,白佩佩也沒留著,而是做為人情,托給六堂嬸,麻煩她低價賣給村裡人。
為什麼不自家賣呢?
白佩佩表示:我們家可是有讀書人的人家,哪能經商?
沒看到但凡跟商有關的,不是跟人合作,就是她白佩佩出的麵嗎?商人三代不可科舉,白佩佩可不會犯這麼明顯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