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大年初一送福氣(2 / 2)

夏小雅當場表示:“娘,你以後教我化妝吧。乾娘教的那哪叫化妝啊,那就是化著玩,跟你這個一批,簡直就是小烏見大烏,沒法比。”

“你要喜歡,以後我就教你。”白佩佩說道,“你們三個我都教,這樣你們就可以拿對方的臉練手了,以後化熟手了,閉著眼睛都能化。”

本來夏小雅還不樂意白佩佩教彆人,但一聽白佩佩這麼說,覺得有道理。

她確實需要一個練手對象,與其便宜外麵的外人,還不如便宜好拿捏的兩個堂姐。

今天的早飯吃得簡單,前一天的素餃拿出來煮上即可,碗筷洗好,就可以到處串門了。

夏大丫是才剛和離的,不方便到處跑,就和白佩佩在家裡守著,夏小雅、夏苗苗兩個則由夏明楠帶著,拎了一籃子小吃食,到各家各戶“送福”去了。

籃子上係著紅繩,蓋著紅布,有的人家還會在紅布上繡上蝙蝠、老虎之類的,圖個吉利。

夏小雅跟周夫人學了刺繡,也就用絲線勾勒了一對蝙蝠,旁邊再繡上幾朵迎春花,看著還挺好看的。

人家見了,還會誇幾句,說夏家的姑娘心靈手巧,來日定能找一個好婆家。

這種“送福”的活動隻有家裡還沒成親的小孩子才能參與,一般都是大的領著小的,從親到疏,一個個走。

若是關係好的,也能排在前頭。

本來夏明楠成過親了,不能參與了,但這不是他那兩個雙胞胎弟弟不在,家裡又全是姑娘,放在外麵不安全嘛,所以他也就跟著了。

他不進門,就在外站著,遠遠地看著姐妹二人敲門,從主家手裡接過東西,又拿了自己的東西給人家,互相道喜。

哪家今日接到的“福”最多,哪家就是今年最有福氣的人家。

周夫人是夏小雅的乾娘,也就便在了前麵,然後是幾個堂爺爺家,魏裡正家,與夏家交好的,一個一個排著。

在這種大喜的日子,隻要不是大仇,都不會故意為難。畢竟,人家是來“送福”的,你不趕緊接著,還為難,還想不想讓“福氣”來你家了?小心神靈以為你們家不樂意,不送了。

那邊送,這邊白佩佩、夏大丫就在家裡“接福”。

大門一扇關,一扇開著,院子中間放著一張方桌,上麵用紅布蓋上的籃子裡放了零嘴,就等著人登門了。

沒一會兒,幾個堂叔家的小孩子就陸續登場了,熱熱鬨鬨地喊著“嬸子”,他們來送福了。

然後是隔壁劉大嬸家的劉財,他還沒成親,就帶著哥哥家的小孩劉誌,一家家“送”。

可以是吃食,也可以是一截木頭,路邊的一朵花,總而言之,就是圖一個吉利。

但唯獨不能用惡心人的東西,比如說沾了狗屎的棍子,那是要被人攆的。

到了初二,才是正式走親戚、拜年的時候。

為什麼不從大年初一開始呢?

老祖宗留下的說法,說大年初一回娘家,會影響到娘家的財運。可這年頭,哪家娶了媳婦,不用跟媳婦回娘家的?

除了分了家的父母、兄弟,媳婦的娘家就該是第一個走的。

因此,寧山村這邊也就有了大年初一“接福”、“送福”,大年初二才開始拜年的傳統。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