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從地裡打回來的糧食,還是帶殼的。
白佩佩:“……”
難怪會餓死人,就這麼一個收成,就算不交稅,四畝地才能養活一年成年人,隨便多幾個人,一大家子還吃什麼?
可不就是餓肚子了嗎?
夏家會有四畝地,還是因為他們收著了夏大丫、夏苗苗兩個,將他們生父名下的那兩畝地算了進來,所以才有了四畝。
按原本的數量,其實夏厚德名下才兩畝地才對。
兩畝地,600斤產出,兩個大人,四個孩子……
這要再不挖個野菜、吃個野果,怕是真的要餓死人了。
穿越這麼久,白佩佩還是第一次直麵這個世界的“貧窮與落後”,第一次清楚地知道,為什麼大家都養不活自己。
收完家裡的四畝地,白佩佩數了數自己和其他人挑回來的糧食,有些坐不住了。
“你之前怎麼沒跟我說,這地的收成這麼差,一畝地才能收那麼一點?”
麵對白佩佩的責怪,夏厚德也十分無奈,說道:“跟你說有什麼用?我們來的時候,人家地都種好了,就等著秋收了。你沒發現我們家收的,比人家的還要好嗎?要不是我後來追了一下肥,就這麼點都不一定收得到……”
想到之前她挑擔回來,人家聽說他們一畝地三擔差點挑滿時露出來的羨慕神情,白佩佩一時啞然,完全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我要打聽過了,我們隔壁那家隻收了兩挑半……隔壁的隔壁,他們家更少,也不知道是哪裡出了問題,才兩挑多一點。劉根生家倒是收了三擔,不過每擔都差了那麼一截,如果真要說起來,估計也就兩挑半……”夏厚德提醒著白佩佩,他們家的三挑那是滿滿當當的三挑,跟籮筐口都是平的,但其他人家可不是。
他們挑的時候,離籮筐口都差一點,有的差得多,有的差得少。
如此,家家都是三擔,籮筐也都是一個尺寸出來的,但這三擔的斤數就不一樣了。
“你等著,這幾天肯定會有人上我們家打聽,估計會想跟我們換糧種。”
哪家種出了比較好的糧食,親近一些的人家都會拿了自家不太好的過來換,以便來年也能種出一樣好的糧食來。
今年夏家收獲如何,根本瞞不住村裡的眼睛,肯定會有人來。
夏厚德這話才說出來沒多久,果然村子裡的老把式們陸陸續續上了門,抓了一把夏家的糧和自家的對比。
宋大爺心情有些不好,他種了一輩子地,以為村子裡沒人比自己更會種地了。沒想到他特地挑了一把大的米出來,到了夏家從兜裡掏出來一比,竟然發現差不多大?
旁邊的人見了,誇宋大爺會種地,種出來的米比他們大多了,一看就是好米。
可宋大爺自己心裡清楚,他種的大米根本就比不是夏厚德的。
他帶來的是特地挑出來的好米,而夏厚德種的,那是隨隨便便從地上爬起來的,換了好幾把都這樣。
也就是說,夏厚德種出來的米粒都差不多大,都是好米。
“你是怎麼種的?”
“就正常種的啊。就是我後麵追了一道肥……”夏厚德巴不得有人問他呢,二話不說,就將他後麵追的那道堆肥跟宋大爺說了。
他告訴宋大爺,大家都知道糞能肥地,塘泥也能肥地,可那麼多地,根本就肥不過來。後來他就想啊,塘泥之所以那麼肥,還不是因為什麼東西都會往塘裡堆,塘才肥的?
他挖不了水塘,挖一個坑,埋點枯葉爛葉總行吧?
沒想到,還真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