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覺得景墨曄做得不對的地方,就會指出來。
就算這段時間左相看起來和景墨曄走得比較近,他也依舊相信左相是公平公正的。
再則就是左相是昭元帝親自提拔上來的,大理寺卿覺得左相應該會站在景時硯這一邊。
這段時間其實景時硯也去找過左相。
左相表現的始終公允,誰的方案更有利於民生,他就站在誰那一邊。
景時硯和站在他那邊的大臣們商議過,都覺得左相是他們最需要拉攏的人。
隻要左相站在他們這邊,景時硯的大業便算是成了一半。
左相淡聲道:“在此之前,本相還聽說了一件事情,不知道諸公有沒有聽說過?”
所有人朝他看了過來,景時硯的眸光一沉,朗聲道:“左相指的可是父皇和太傅謀害先帝奪位之事”
左相點頭:“沒錯,正是此事。”
“不知道晉王殿下怎麼看這件事?”
景時硯麵色清冷:“這件事情就是無稽之談!”
“先帝是父皇的兄長,父皇對先帝極為尊敬,斷然做不出這種事情來。”
“再則就是,若父皇真的做下這種事情,斷然不會善待攝政王。”
“因為隻要做下這種事情,必定會想辦法斬草除根。”
“先帝去時,攝政王不過十歲,父皇若要殺他,還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他這話乍一聽信服度還挺高,他那了一派的大臣立即便有人站出來附和。
不夜侯失笑:“我之前沒有想明白,你不臉的本領是跟誰學的,此時聽你這麼一分析昭元帝,我便知道了。”
“昭元帝不是不想殺攝政王,而是他不敢殺,他很虛偽,他還要臉!”
他說到這裡聲音拔高了幾度:“朝中的臣想來都還記得,先帝是死在冊封攝政王為太子的前一天晚上。”
“當時雖然先帝還沒有下詔書,但是此事滿朝皆知。”
“可是先帝一死,詔書就變成了要傳位給詔元帝,這件事情原本就很難讓人信服。”
“詔元帝若是那個時候再殺了攝政王,那就等同於在告訴全天下,他謀奪皇位了。”
“他不是想殺了才十歲的攝政王,而是不敢在那個時候殺。”
“因為他覺得不過一個十歲的孩子,他要殺簡直就是易如反掌。”
“隻是讓他意外的事情發生了,攝政王年紀雖小,能力卻很強。”
“昭元帝在攝政王十四歲那年去打南越,他原本是想借南越的手殺了攝政王,不想攝政王竟打到了南越的皇宮。”
“攝政王十一歲那年,上山祈福遇刺,當時昭元帝曾宣布攝政王已死的消息諸公想來還記得。”
景時硯的眸光冷了下來,不夜侯真的太煩人了!
不夜侯接著道:“攝政王十二歲那年冬天,曾掉進也太液池中。”
“當時不但沒有人救,還有人將他掉下的那個冰麵封了起來。”
“是他命大,遊到了湖的另一麵,恰好遇到太後,這才獲救。”
“他十三歲那年也差點沒命,諸如此類之事,數不勝數。”
“攝政王能活下來,不是昭元帝心善,而是他能力強,以及太後的庇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