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年少有為(2 / 2)

如若可以,還請皇上下旨,直接過個明路,以防日後家中兒子們為此鬨得不愉快。

前兩天在提及此事的時候,彭春和富察氏是極為讚同的,兄弟們在聽完了和準宜爾哈預測的封賞後,更是覺得這爵位留給自家的傻弟弟最為合適。

畢竟這靠戰爭打出來的功勞,比起那爵位來說,不知道要香上多少!

不管他們襲不襲爵,他們在外的名頭一定都是,那打穿了沙俄的大將軍彭春之子,誰不高看他們兩眼?

可已經十三歲的豐生,再也不是當年七八歲時,被哥哥妹妹們耍的團團轉的活寶了,他心裡也是有著自己的考量。

他覺得自己又是要求娶皇家格格、又是要襲爵的,家裡的好事都被他占了,哪裡有這樣的道理?

尤其小妹竟然還說,他襲的爵位還不一定要降!

一等公啊!多少人打拚了祖孫三代都不見得能有個‘公’字!

就這麼給他了?

可和準宜爾哈卻表示,

兄長們還有再立功的機會,再得幾個公也不好說。可豐生你是沒機會上戰場的。

而與此同時,兄長們也接連說著心裡話。

希望豐生老弟守住董鄂家的老底,安安穩穩、幸幸福福守在正紅旗、守在他們的根這裡。

這,才是大家在外打拚回來時願意看到的。

豐生含淚收下了這份潑天的富貴,一家人各取所需、都得到了太多各自想要的。

哪怕是阿楚琿在此時,也感受到了所謂‘一母同胞’之間的兄弟所帶來的溫暖。

同母所出的子嗣相爭甚少,而一旦發生那也是常人難以想象的痛。

如今董鄂家這一份其樂融融,是誰都不忍心去破壞,都想舍了性命去守護的。

這個時代的人,天生就帶了一種豁出性命去守衛信仰的使命感。

無關種族,無關信仰,隻是時代造人。

彭春的思緒很快就回到大殿前,康熙果然對彭春的這番抉擇做出了詢問。

彭春依照著昨日富察氏給出的標準答案,用著‘奴才就坦白了說’的表情和語氣如實背誦。

康熙聞言,雙眼中含著憧憬與大喜。

兄弟情義啊!一家人啊!這不也是他的理想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