晌午過後,弘曆便是離開了。
隨後,他去烏拉那拉氏府邸一直坐到了傍晚,才不舍的離去。
而這一行為,恰好被留在京中等待殿試放榜的學子們瞧了個正著。
好友相聚於茶樓,一人一條的拚湊,竟搞出來了個完整的時間線鏈條。
“這四皇子,還未娶妻過門,便是有寵妾滅妻的架勢!簡直非君子所為!”
“噓!他現在都已經是寶親王了,將來可是……你不要腦袋啦!”旁邊同鄉一朋友,趕忙拉住這個愣頭青,小聲惶恐的規勸道。
“他敢做不敢當?!那可是榮親王府的瓊華格格!!”
可這‘愣頭青’卻是死認著這個道理,言語間更是表明,他表示不滿的最主要原因,更是因為四皇子寶親王不善待的這個‘妻’是金玉妍的緣故。
旁人在聽到這一句的時候,也都惋惜的歎了口氣,沒有再規勸些什麼,甚至還附和道,
“確實啊……唉,他娶的可是瓊華格格,怎麼能……”
“我們一家是靠著改良後的水稻才富庶起來的。
我的兩個哥哥、還有一個小弟,和我爹一起務農,就為了供我讀書,因為我是家裡最聰明的那個。
如若不是這糧食產量那麼好,……我能不能湊夠來京考試的費用都沒有個定數。
家中更是不會有餘糧拿去換錢,去給我那早年累瞎了眼的老母買藥請郎中治病。”
說著說著,也不知是想到了些什麼,他竟是哽咽了。
文人多傷懷,更何況在場的都是年輕的學子。
便也是有人也說起了自己的遭遇,
“確實……那地瓜是真的香啊……
我們那地瓜種的最好,趕路的時候帶上一筐,不怕壞、更不怕麻煩,烤著吃、有條件了加點糖,或者配上一口肉乾……
我這一生求學全是風餐露宿,家中除去省吃儉用留下來點盤纏以外,再無其他助力。
可如今,我每年都能收到兩趟那滿滿當當的地瓜。
我也是自那時候才知道,求學艱苦但沿途中還能有這種滋味啊……
我吃的好了,家中肯定也好了,我再也不用吃著爹娘的血汗……”
“前年我們那裡雨少,地裡收成不好,全靠花生、黑豆頂著。
當時啊,我叔爺爺都想好了,如若顆粒無收,那年他就不吃飯了,**他、養活家裡的小孫子……”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