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紘是個隻要決定了,便雷厲風行的人,尤其是在涉及到政事的事情,一點都不會拖遝。
這個似分、如分、沒分的分家,在林噙霜的灌輸下,已經和盛府未來存亡息息相關,所以他自然是沒有含糊。
連夜整合了目前盛府的資產,以及與宥陽大房的財務往來,列出了一份清單,以及未來大房‘救濟’二房的金額該如何分成……等等。
盛紘畢竟還沒死,甚至還正值壯年。
‘大房’的主人構成,盛老太太、盛紘、長柏、海氏以及未嫁的墨蘭與如蘭。
保留家產的六成,且不囊括兩位待嫁女兒的嫁妝。
‘二房’與‘三房’暫且以林噙霜這位二娘子為首,長楓、林氏,和等到相繼成家後再分出去的長桐與長栯,家產剩下的四成,做二二分。
這裡提到‘成家’,便還是考慮給明蘭一條後路,她若是一直不成家,那便還有得拖,拖著拖著等到長栯也晚婚了,明蘭若還是不準備恢複女兒身,那便對外宣稱長桐因……冠冕堂皇且最好能和孝道牽扯到一起的理由選擇不婚。
對於分家,長楓其實一直沒有太在意。
他對數字一向不敏感,所以對自己隻拿二成家產也完全沒有任何的意見。
從小他受到的教育就是,長柏才是這個家唯一的繼承人,而他隻會獲得小部分的財產,未來的一切都要靠自己的才學去打拚。
他是要頭懸梁、錐刺股,拿出不遜色於長柏的努力去讀書、鑽研仕途才能讓小娘和妹妹以及自己過上令人仰慕的好日子的。
而好日子又是什麼,餓了買得起想吃的肉,渴了有好茶可以品,興致大發也可以來一場想走就走的旅行,可以錦衣華服的去外麵看世界。
精神上的富足確實重要,可肉體上也不能虧了自己。
不然,隻有風,哪裡來的雅。
擁有金銀才可以視金銀如糞土,不缺銀錢的風雅才是真的大俗大雅。
如今他已經入翰林,仕途路已經有著平坦的規劃。
被‘四三三’分配的每季度宥陽大房的不義之財,可以留著做朝堂中的打點用,無論這家分與不分,長楓都不覺得自己有什麼壓力,或吃了什麼大虧。
而他娘自己手裡的鋪子生意興隆,就沒見她缺錢,所以……他是可以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
等賺了錢,也可以無顧忌的都拿去給大家買喜歡的東西。
給娘買些養身子的補品,給小妹買一些時興的首飾,再給林氏買些胭脂水粉,最後剩下的還可以買兩壺好酒或者約上三五好友去泛舟……
舒坦。
官商相互是罪。
可他努力往上爬,護著他娘那是天經地義,天理孝道。
……
除此之外,林噙霜還將以往因為各種原因代替王若弗管理的莊子、鋪子一應奉還,連帶著數年的賬本一式兩份的分彆交到了王若弗與海氏的手中,並派了專門的管事與海氏去進行對接和情況說明。
從收益與存銀中不難看出,除去對盛老太太的孝敬,以及籌辦年節或單獨給華蘭、如蘭置辦特殊的禮品或份例外的物品,林噙霜壓根就沒有挪用過一分其中的收益。
這讓海氏更迷茫,或者說更無措了起來。
她不相信這個世界中會有這樣的善人,盛府姐妹兄弟間的情義好的就像是在寫畫本子,看著都覺得夢幻。
可饒是心中諸多的不解,在這分家後的絕對得利者的身份下,讓海氏不得不記住了這份恩情,趕忙書信一封回海家索要了三箱手抄書送給盛四姑娘做格外的填裝。
這年頭‘書’是金貴的,一本手抄孤本價比金高。
活字印刷才剛剛被發明,如今還在用木料做活字,還未找到解決的方法。
(曆史中,宋仁宗時期發明活字印刷的畢昇,並未得到統治者和社會的重視,死後他發明的活字印刷術、以及改良後的膠泥活字也沒有保留得到推廣,隻是記錄在冊流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