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嫤是喜歡玉瀾這個姐姐的,也希望兩人能成好姐妹。
隻是一來身在帝王家,利益隨時可能讓皇室親密無間的兩人反目成仇。二來,興許因為玉嫤和玉瀾自幼到今沒那麼親厚,玉嫤對她和玉瀾的姐妹情誼不敢抱太高的希望。
陸寒尋想起那次離開洛陽時玉瀾的囑咐。
“這些話,將軍自己知道就好,不用告訴玉嫤。是非分寸,將軍自己決定”
當時陸寒尋還想,玉瀾對玉嫤這個妹妹頗為關心卻不想被她知道應該是有自己的思量。如今來看,這對姐妹對對方可能是相同的想法。
沉吟一下,陸寒尋給她夾了一塊鵝炙:“能有欣賞喜歡的姐妹是一幸事,公主不妨勇敢一點,用心相處,沒準也能找到一知心人呢。畢竟都是公主,何必如此多的顧忌。”
玉嫤不疑有他,隻當他勸慰自己,隻淡笑著應了一聲,並不走心。陸寒尋看出她的心思也不拆穿,若是兩人真對彼此有真心,以後總歸是能發現的。
隨後的日子裡天氣越發冷了,玉嫤也開始深居簡出。她十分畏寒,一出門手腳都要凍得不利落,是以大多時候都是窩在房裡圍著炭盆,手裡還得抱著個暖爐。
連春娘的繡坊她也不去了,新描的花樣子都是讓秋芷送去。以往她喜歡逛靈州城,如今也不去了。
但唯一一個玉嫤堅持的就是去軍營給將士代寫書信。這件事玉嫤毫無怨言且十分積極。
陸寒尋知道她怕冷,每次她去之前都會多放兩個炭盆把房間悄悄暖一下。但炭盆一拿走,加上戰士們進進出出,房間很快又冷下去。但玉嫤並不在意,也不會在戰士麵前展現出畏冷的表情。
她雖每次去都是女扮男裝一副先生模樣,但親切隨和,看著就很讓人信任。時間久了總有戰士在寫信的時候跟她說幾句知心話,她也認真地聽,間或開導幾句。
她每次來,陸寒尋都會去看看她,看她凍得臉都是紅的,從成親時的漠然不應到如今心中隱隱泛疼,其中變化是連他自己都感覺不到的。他每次去都送玉嫤一個新裝的暖手壺,玉嫤也不會拒絕,淡淡謝過。
陸寒尋看她伏案奮筆疾書的模樣,心裡又疼又笑,真是,來趟軍營,比他還忙。
他也真邀請玉嫤嘗了陸府食堂做的飯菜。這一頓飯可把劉叔忙得不輕,陸府的廚子是靈州本地人,是很會做當地一些特色小吃的,劉叔和廚子早早就預備,就想著讓玉嫤吃好。
他也是為了兩人著想,不管將軍還是公主,在他眼裡都是難得的好人兒,難得兩個好人兒成了一對夫妻,若一直這樣分居難免可惜。
既然已經成了親,各自似乎有沒有和離的意思,那撮合撮合也不是壞事。若公主也喜歡陸府廚房的菜,以後兩人一起吃飯的次數也會多了不是?
其實劉叔也不明白將軍和公主現在是個什麼情況。要說一開始陸寒尋和玉嫤分居是因為起初兩人對這樁婚事有所不適,但現在看樣子兩人都慢慢接納對方,可咋還是這麼相敬如賓呢。
也不止劉叔這樣想,秋棠秋芷和徐青遠靖川也悄悄討論過,但饒是嘴快的秋棠也不敢貿貿然問玉嫤。
邊塞雖艱苦,但玉嫤一個冬天深居簡出,倒也沒有有吃多少邊塞風沙的苦。陸寒尋比以往來得多,大多是在軍營忙碌一天後來院裡吃飯,自然也會嘗玉嫤煮的茶。
原本陸寒尋擔心玉嫤整天不出門會悶,還趁著去豐州、鹽州辦事的功夫特意在這兩地給玉嫤找了些小玩意兒給她解悶。跟以前一樣帶了滿滿一大箱子,裡麵所有東西都分門彆類地放好。
玉嫤每次都是謝過,雖然高興但也沒有太大的驚喜。陸寒尋不由好奇她每天在家裡做什麼。
直到有一次陸寒尋沒有看到玉嫤和她的兩個侍女,心中詫異跑到耳房去找,這才看到玉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