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方過寅時,天還漆黑如點墨,謝家父子便起身了。
謝瑛今日也一同前往縣城,自是馬不停蹄洗漱更衣,還是弄了炭塊,塗抹臉上,又梳成男子發髻,輕裝上陣。
昨日借的牛,今日還要使上一日,拴在木輪車前,又將大野豬抬到木板上,還有謝瑛昨夜做的一麻袋牙刷和牙膏。
東西準備妥當,三人也乘著夜色出發了。
立冬過後,天寒地凍,時辰尚早,沿路都沒碰見幾個行人。
從杏花村出來這一段山路崎嶇難行,到了鎮上,便有了朝廷修建的官道,狹窄倒也平順。
謝瑛舉著馬燈,觀望周遭的風景,連路過的小鎮,也不過三兩茅屋,偶爾碰見一座圍著院牆的宅子,便是鎮上的鄉紳大戶,和後世相比,可以說人煙稀少至極。
難怪都說古代,方圓五百裡,沒有人煙。
牛車走了一個多時辰,終於抵達縣城,城門口雕刻著長樂縣三個字。
長樂縣沒有想象中宏偉,土坯圍成的城牆,隻有僅僅三米寬的一道城門,地上青石板錯落不平,門口有士兵把守。
此時已過辰時,天蒙蒙亮,城門士卒挨個檢查入城文書。
大夏朝進城務工人員眾多,入城需攜帶過所,他們杏花村的農戶,則是向裡正申請。
過所有效期限三十日,謝父往日進城賣柴,賣些山貨,提前申請過了。
排隊檢查完過所,才準允通行。
謝父牽著牛車往裡走,謝瑛也窺見了長樂縣的城貌,大抵是寒氣逼人,路上來往行人和牛車,和記憶中減了不少。
街邊店鋪林立,沿路瞧見客棧,藥鋪,雜貨鋪,成衣鋪子,茶肆酒樓,書肆,布莊,古玩,當鋪,胭脂鋪子,還有不少香飲鋪,賣醪糟米酒,不過最熱鬨還是賣早點的鋪子,人滿為患。
謝父看著謝瑛姐弟倆,站在一家早點鋪子門口眼巴巴瞅著,眉眼帶笑地從袖口掏出一把銅板,遞給謝瑛。
“你們姐弟倆先吃口早飯,爹去找好攤位。”
謝父牽著牛車走了,謝瑛握著手裡的銅板,又牽著謝良粟走到早點鋪子前。
籠屜裡的包子白白胖胖,冒著麵皮和肉糜的香氣,香得讓人直流口水。
店夥計忙碌地給食客裝包子,又笑容熱情介紹道:“油粑粑1文一個,豆漿1文一碗,胡餅燒餅2文一個,蔬菜包子3文一個,姑娘,你們要來點什麼?”
蔬菜包子比燒餅貴,也能理解,如今大冬天肯定蔬菜價格高些。
謝瑛瞧見鋪子裡,除了包子還有炊餅,餛飩,饅頭,燒餅,麻團,粽子,喝的有粟米粥,糖豆粥,肉糜粥,麵片湯。
旁邊緊挨著一家早點鋪子,還有羊骨熬製的濃湯米線,骨湯香味撲鼻。
謝瑛偏頭問弟弟:“想吃什麼?”
謝良粟舍不得花錢,搖頭:“阿姐,我不餓。”話落,卻眼巴巴盯著那白白胖胖的包子,偷偷咽口水。
謝瑛數了手裡的銅板,正好十二文,遞過去:“夥計,兩個蔬菜包子,三個燒餅。”
“好嘞。”店夥計接過銅板數了數,揣進兜裡,用草紙包了兩個蔬菜包子,三個燒餅遞過來,“客官小心燙。”
謝瑛接過燒餅,把蔬菜包子遞給謝良粟,“包子、燒餅你和爹一人吃一個。”
謝良粟卻把蔬菜包子遞給謝瑛:“包子給阿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