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們難道要將綏化縣城的情報網,全部撤離嗎?”
“沒有如此誇張,情報都是單線聯係,龐元魁作為縣委領導人之一,知道的情報確實非常多,但都是層層上報。
隻需將最後一級的聯絡人撤離,就可中斷龐元魁的情報向下延展。”
這話池硯舟明白,例如他的聯絡人是寧素商,寧素商需和市委同誌‘麥穗’聯係。
‘麥穗’同誌則和市委方麵聯絡。
如果市委同誌出現問題,隻需將‘麥穗’同誌轉移即可,畢竟市委同誌並不清楚寧素商、池硯舟的身份,頂多知曉代號。
可龐元魁作為縣委負責人,他所能接觸到類似‘麥穗’同誌的聯絡人隻怕不少。
不等池硯舟詢問,寧素商便說道:“八人。”
“這麼多?”
“龐元魁所在位置已經算是情報彙總的階段,所以能接觸到的人員很多。”
“八人全部撤離?”
“全部撤離則八人所負責的線路就會遭受重大影響,一時間想要找人接替存在難度,其次他們都是在綏化縣經營多年,有合理且安全的掩護身份和日常工作。..
若是八人因此撤離,損失難以估量,他們所發展的人際關係是重中之重,很多情報便是依靠他們的人脈獲取,八人暴露就算安全撤離不影響更多的組織同誌,但綏化方麵的情報網,就已經遭受重創。”
潛伏工作與人脈息息相關。
這八人能直接與縣委聯係,足以證明其重要程度。
各自所掌握的人脈,實則就是縣委情報網的關鍵組成部分,他們撤離意味著情報網丟失。
池硯舟明白損失是極其嚴重的。
“組織打算如何解決?”
“最壞的打算就是將八人撤離,哪怕丟失情報網,也先確保組織同誌安危。”
這確實是最壞的打算。
但池硯舟聽寧素商的意思,再次問道:“難不成還有其他的辦法?”
“鋤奸!”
“鋤奸?”
“龐元魁在警察署沒有開口,目的是為在冰城獲取更高的利益,那麼他肯定會有自己的條件,所以前期必然是一個商談拉鋸的過程。
警察廳方麵不會立馬就答應龐元魁,他所提條件必然苛刻,立馬答應顯得毫無誠意,龐元魁更不會輕信。
若我們可以在龐元魁與敵人達成合作之前,將其滅口則能成功阻止情報暴露。”
組織目前已經命八人各自躲避,但卻沒有明顯的撤離動作,其目的就是如果可以鋤奸成功,就繼續回去工作,不影響其他方麵。
若鋤奸任務失敗,八人就順勢撤離。
這是唯一挽回損失的機會。
池硯舟立馬說道:“組織打算讓我負責這項任務嗎?”
“你的身份同樣重要,市委目前的安排是由你打探具體情報,後組織商議如何進行鋤奸計劃,但若你這裡能有良機則交給你負責。
機會轉瞬即逝你可不必彙報,認為能動手時,自己可做決定。”
“明白。”
鋤奸計劃必須有人執行,池硯舟利用職務之便可以收集情報,交給組織安排具體人選。
畢竟他的身份,同樣不能輕易以身犯險。
但如果有非常好的機會,池硯舟就可以不做任何彙報動手,算是兩重安排準備。
說完今日任務安排,寧素商說道:“綏化縣委成員雖從警察署打探到了龐元魁叛變的消息,但他在送來的情報中表示,他不相信龐元魁會叛變。
他認為自己了解自己的同誌、戰友,說這其中肯定有誤會,可警察署內的情報同樣由組織潛伏人員獲取,非常具有可信度。”
早前不知乃是押送秘密進行,池硯舟送情報後再做打探才知這些情報。
池硯舟其實能理解縣委同誌的心情,但他更是見識過敵人的刑具。
很多時候有些事情是沒有辦法去解釋的。
酷刑加身!
不人不鬼!
有信仰堅定之人,自然也有精神崩潰的存在。
但龐元魁選擇換取更多的利益,縣委同誌不相信,他覺得龐元魁哪怕是為了求死,都更加好接受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