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負責審訊是慣例,其目的是速度更快,對方開口提供的情報作用則更大。
其次在綏化縣城被捕,理應提供資料多數在當地。
由當地警察署負責,則能更好開展工作。
送來冰城路上耽誤時間,隻怕等你審訊出結果,反滿抗日組織也早做好應對。
“那為何又突然送來冰城?”
“這個負責押送的警員也不清楚。”
“紅黨分子在綏化開口了嗎?”
“好像是沒有開口。”
“好像?”
“警員不太了解。”
“開口與否這麼明顯的情況,警員卻不知情?”池硯舟覺得這有些太過奇怪。
楊順站在山街旁回答:“警員說此人被捕之後麵對刑具表現神勇,警察署內議論紛紛,可前幾日卻被從審訊室內放出來,然後安排他們送來冰城。
且署長、主任等對其態度緩和,可轉過頭來交代警員押送不能大意,將對方手銬腳鐐全部戴好,途中萬不能鬆懈。”
“還有嗎?”
“沒有。”
“這幾日多留意刁隊長這裡的情況。”
“是。”
和楊順分開之後,池硯舟心中隱有不安。
對方在綏化方麵的待遇以及押送要求,都讓他意識到事情有所麻煩,這名被捕成員很有可能打算開口,但所能提供的情報至關重要,以至於他不想在警察署開口。
要求來冰城警察廳才能爭取更大的利益,利用所知情報換取更大的價值。
就目前所知信息池硯舟做出這樣的推斷,可能性很高。
且對方敢於來冰城警察廳,足以證明他所掌握的情報,具有非常高的價值。
其次則是他不擔心過程中造成情報失效,換言之他所掌握的情報,不懼怕組織方麵有所應對。
更加能反應出情報的重要性!
池硯舟沒有耽誤時間,找尋機會將情報寫於紙上,後繞路投入寧素商信箱之內。
情報雖已送出,他卻沒有任何樂觀的想法。
對方都不懼怕組織知曉此事做出應對,可見組織收到池硯舟的情報後,也很難有更好的辦法。
但事已至此必須儘快掌握消息,從而做出有效的安排。
回到家中徐南欽還未回來,他與徐妙清打算稍等片刻,若是還不見人回來再吃飯。
此刻的徐南欽坐在診所診室之內,韓醫生彙報說道:“冰城插手藥品一事方麵的人果然開始調查,想要找到此前售賣藥品人員,從而將查賬活動終止。”
“他們要終止的不是查賬,而是這件事情。”徐南欽很清楚,賬目基本上都不會存在太大問題,終止查賬是一種信號,讓這件事情告一段落。
“力度很大,冰城周邊各地也都參與其中,想來有關賣家方麵的情報,很快就能有結果。”
“如此甚好。”
“你這裡針對內鬼的試探工作,做的如何?”韓醫生問道。
“我剛從埠頭區過來時,看到特高課憲兵已經撤離。”
“今日剛撤離?”
“對。”
“所以已經鎖定內鬼?”
“沒錯。”
徐南欽是從最有懷疑的人員開始試探,那自然不需要等試探到最後一人,現在能有線索不奇怪。
“能確定是他嗎?”
“大概率確定就是此人,但為了保險起見,後續會再安排一次試探。”
徐南欽非常想要將內鬼揪出來,卻更加擔心會冤枉一個好人。
因此二次試探是雙保險,雖然會繁瑣一些但是必不可少。
這種事情必須要求嚴謹,萬不能想當然。
埠頭區這裡的試探計劃是徐南欽提出不假,但他不會全然相信,對自己也保持一定的懷疑,才能避免出現工作上的嚴重失誤。
見有二次試探的安排,韓醫生就沒有多言。
他原本還想要提醒一下,但也明白徐南欽雖喜歡劍走偏鋒,但並非魯莽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