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破局之法(2 / 2)

諜海無名 往複生還 7334 字 2024-04-08

徐妙清整日書寫教材對此並不陌生,你在稿紙上寫字,筆尖接觸痕跡就會留在下一頁稿紙之上。

雖無墨痕,卻可辨認字跡。

若焦蘊藉被監視後還在家中發出此物,確實可以坐實稿件提前準備的假設,但這其中難度之大不容小覷。

徐妙清說道:“此提議之中兩點最難,其一便是焦蘊藉的筆跡,定要模仿至以假亂真,不然極有可能被揭穿。

其二則是焦蘊藉於中央飯店房間內所寫內容,此刻落在特務股手中,若想假造證據必要一字不差,如果內容有極個彆用字不同,也會被懷疑真實性。”

這兩點尤為困難。

都是分毫不可有差池的存在。

“我今日強行記住一張草稿之上的文字,這種證據一張足以。”池硯舟今天要一觀焦蘊藉所寫內容,便是為此做打算。

看似隨意瀏覽,實則拚命記憶。

方言當前池硯舟多有不便,談話間餘光掠過便要印入腦海。

徐妙清深知此事至關重要,她確認問道:“可保一字不差?”

因若有差錯,反倒致命!

“一字不差。”池硯舟豈敢用二人性命開玩笑。

“可就算如此,但短時間內想要尋人完美模仿焦蘊藉筆跡,怕也是難事。”

“第三國際之中沒有這方麵人才?”

“這等特殊人才有歸有,但麵對警察廳特務股調查隻怕不行。”

“你在情報之中建議他們尋冰城市委幫助。”

徐妙清立刻明白,紅黨冰城市委方麵有此等人才。

“好。”

“焦蘊藉所用稿紙乃是師道大學專屬,要命人從新京攜帶稿紙和文章內容,以及他尋常手稿文章送去冰城,等完成偽造線索後再送來新京,放進焦蘊藉家中或辦公室,但特務股此前對這兩處都有搜查卻沒有收獲,因而栽贓陷害要巧妙些。”

“這些我都會通知到位,但焦蘊藉當日在中央飯店內書寫文章,應當下一頁紙張上會有印痕,這是否會成為隱患?”

池硯舟此前便考慮過這個問題,解釋說道:“有印痕也不能表明他就是在中央飯店書寫,畢竟他用的是隨身攜帶公文包內的稿紙,而非中央飯店提供。

我等留的是草稿印跡,焦蘊藉草稿紙張不少,在家中提前書寫撕下不難理解。且就算他可以證明半成品的稿件是在房間內寫就,但若在提前準備好草稿的情況下,僅僅隻是抄錄速度則大大提升,時間完全足夠他行凶殺人後抄錄稿件。”

說完此問題後,池硯舟繼續道:“其實潘堅誠如今對你懷疑不大,最後讓你頂罪是無奈之舉的選擇,隻怕很多人也會猜測是強行調查結束。

但若是焦蘊藉則大有不同,潘堅誠頂著壓力都要給他定罪,隻會表明證據確鑿不容反駁,加之鄭孝胥一事導致滿清複辟派騷亂,焦蘊藉嫌疑很大。

當有確鑿證據出現時,潘堅誠會想要順水推舟,且此番調查最終對外說是由我負責,與他乾係不大又豈會瞻前顧後。”

徐妙清認同池硯舟的說法。

確實是這個道理。

所有人都更願意相信焦蘊藉是凶手,而非徐妙清。

“你將草稿內容告訴我。”

“寫下來。”

此情報傳遞必然是文字,口述你要花費多少時間?

豈能在特務股監視之下,覓得這種良機?

徐妙清負責書寫,她整日與文字打交道,雖無能力精妙模仿他人筆跡,但換一種筆跡偽裝並非自己所寫不難。

兩人於房間內借著昏暗月光開始忙碌。

池硯舟用手指在她左手掌心書寫一字,後再由徐妙清寫在紙上,二人默不作聲。

每個字池硯舟都確認正確無誤,防止出現錯彆字。

一頁內容字數並不多,卻已是池硯舟極限。

再多幾行隻怕都有心無力。

也好在焦蘊藉所寫都是花團錦簇的場麵話,減去不少難度。

徐妙清自有博聞強記的能力,但此番未能發揮作用。

至於她如何同第三國際取得聯係,池硯舟沒有問,徐妙清同樣沒有講。

畢竟此事牽扯各自組織機密問題,不可互相打探,兩人極為默契。

至於草稿內容如何得知,徐妙清會言是她在中央飯店時無意間看到。

潘堅誠先詢問焦蘊藉。

他提供稿件內容證明自身清白,後稿件被潘堅誠隨手放在桌麵之上。

待徐妙清接受潘堅誠詢問時,便看到最上層的一頁草稿,於是記在心中。

第三國際知曉她有這樣的能力。

如此解釋足以自圓其說。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