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世民:朕今日方知己身才蔽識淺也。〗
但好在如今這嶽飛是真的做到了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妾身即便不通軍略亦也知曉,大軍發時外有遊騎為耳目內有健卒巡弋,掘河如何能瞞過大軍耳目?無非也就阻攔七八個時日罷了。”
縱觀這北宋,雖問題不少但至少還有這範仲淹王安石等才俊可謂大家,但南宋……有君如此有宰輔如此,還談什麼修身治國?還說什麼內聖外王平天下?
結果就是導致現在看北宋諸事已經逐漸抽離了真實感,一方麵是引以為鑒對這北宋踩過的坑提高警惕勿要重蹈覆轍,另一方麵甚至有了一點微妙的看樂嗬感覺。
“若是真能就這般收複舊地,締君臣相得之佳話,何其宜也?”
簡雍也是頓了一下,琢磨之後才用了奇字概括。
說歸說,劉備也知道這絕不可能。
你還彆說,你還真彆說,宋朝野史記載趙構就是在逃亡途中顛鸞倒鳳被金軍嚇成不舉的,太監皇帝自古以來頭一遭了屬於是。
借用甘露殿的地圖,閻立德的講述相當清楚,而其中景色也就不難想了。
每每覺得這宋王行事已經突破尋常人之想象的時候,便能知一些更加離譜的事跡出來。
可如今看看這南宋開國之態吧,有君臣如此何以治學?
漢長安將軍府中的眾人麵麵相覷安靜無言。
眾人琢磨了一下不由得紛紛點頭,覺得可不就是這樣麼?
光幕說的簡略,但這嶽飛身為杜充部將眼見其人如此胡作非為,恐怕多半免不了勸諫。
長孫皇後歎了一口氣,絲毫不掩飾對那杜充的鄙夷之色:
“隻是可憐那些勤懇勞作的百姓,無遊騎為耳目,混沌間大水俱發作了冤魂。”
《求和奇俠完顏構》,不過也真的得虧完顏構能跑,撩的金人欲仙欲死導致戰線拉的太長,被嶽飛和韓世忠逮到了機會。
畢竟真說起來,那趙大應當要更急才對。
最終還是簡雍笑道:
“果如唐皇所說,這北宋之亡國可謂無人敢想之……奇也。“
畢竟魏征還是以儒生自居的,可這後世也說了宋時乃儒學登顯學之時。
“元光三年瓠子決口改道,孝武皇帝偕同羽林軍不顧身,然隨後館陶又決口,分流屯氏河經魏郡、清河、信都入渤海,河泛千裡災民無數。”
魏征眉頭緊擰,厭惡之態儘顯,而心下湧動著的則是滿滿的不安。
“大河雖偶有決口然河道不改其直,安定之數已有數百年,此前察後世北宋黃河之道可知其時應已有一次大決,黃河改道魏州合衛河入海,應是因故道淤塞已有南移之勢。”
“這宋皇一夕為廢人,說不得便是承了這些冤魂魄的報業。”
瞧著皇後氣咻咻的麵容,李世民無奈一笑趕忙拉著手保證道:
“此災已預,必不複遇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