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紙價低賤,天子推科舉,尚學風氣蔚然而成,開民智而究工造加官府不禁徙,遂有宋之富。
元正之後房玄齡也去找了閻立德,請其令將作監尋竹紙之法。
隻是如今看來,唯一的疑惑便是這宋打仗為何能如此艱難……
因此如今貞觀宰輔仿宋法時皆小心翼翼,對宋弱之因更是月月皆有激烈爭論。
“不過這法定節假日的說法……”
杜如晦轉眼就琢磨出來了再明白不過的意思,不過旋即便也有驚歎:
“非休沐時還能有如此盛景……”
閻立德則是目光微動:
“電燈,電……”
……
趙匡胤目光微動,略微有些氣悶。
無論是除夕歡慶,還是這上元節之賞燈,後世皆明明白白說了宋更勝唐。
本以為該讓唐太宗看看宋之長處,結果最終呈上來的皆是後世之景,並用毫不在意的語氣說此乃“冠絕五千年”之類,讓趙宋官家一時失語。
但看著那些做工精美栩栩如生還會動的彩燈,他也不得不承認:確實比不過。
不過眼看著那唐毫無顧忌的慶祝,再想想漢武帝一邊北望匈奴一邊求“文化一統”,再思後世之盛更不必多言。
反觀自己締造的北宋……啊不大宋,敗遼敗夏滅於金手。
宗室南逃劃江而治苟延殘喘,一時間他都有些臉紅了。
於是心中也自然而然生出一個期冀來:
朕於隻需有生之年能仿漢高祖與唐太宗,定天下之一統,那後來的南北之禍即便不能解,也該能緩和許多了吧?
趙匡胤心中裝著繁雜諸事,一邊考慮著種種規劃,一邊跟著光幕欣賞後世那些美輪美奐的彩燈。
不過電燈是什麼東西?趙匡胤心中琢磨了一個呼吸便扔到一邊:
管他什麼東西,必然是此世難以企及之物,思之無用也。
趙普與趙光義則都是早早就開始純粹賞燈,不時驚歎振翅的彩燈鳳凰,吞雲吐霧的彩燈神龍,以及種種會動之景。
趙光義更是尋思,今歲是不是要多召一些工匠,試試仿後世之燈,造的更漂亮一些?
各懷心思的時間轉瞬即過,光幕上彩燈的景色也很快淡去,那個後輩的聲音也重新響起。
【就像咱們前麵所說的,過年期間即便是古人也免不了應酬祭祀等等事,相當累人。
結果就是上元節反倒是成了過年假期當中最能放鬆的節日。
上元節時,年前的準備早已經結束,過年時的祭祀應酬也已經完結,正月十五便正好一家人坐在一起不用擔心任何事務吃一頓真正意義上的團圓飯。
至於咱們現在都熟悉的元宵也是宋代才出現,最早根據其煮熟飄起的樣子,名浮圓子,後來商人為求吉利,遂名其元寶、元宵。
因為它是以糯米麵包甜餡的食物相當甜美,故而宋也稱糖元,後來演變成了如今湯圓這個名字。
雖然後來南北方有“包元宵”和“滾元宵”不同的做法,但總之這東西都是吃來祈福用的,另外從宋起也有了團圓的含義。
一家人經曆了過年前後的祭祀應酬之後,正月十五一起坐下來吃一頓元宵,然後一起出去賞燈祈求來年也能一家團圓,便是這種食物賦予古人的意義。
另外,宋代最初的湯圓還相當貴,在宋詞當中被稱為“市中珍品”,普通百姓消費起來可能還是有點困難。
從這點上也能延伸談一下,宋代考上科舉,一年有三分之一時間都在放大假。
而咱們如今,元宵節已不再是法定節假日,如果輪上元宵節是工作日還須上班,隻能在下班後抽空賞燈。
相比起來宋代看起來似乎很幸福,但作為普通百姓來說,吃一碗湯圓都需要咬咬牙才行,可見這幸福跟百姓依然還是有點距離。
現代曆史課本上說封建時代的盛世隻是一個國家特定的繁榮階段,並不能解決農民與地主不可調和的矛盾,也不能解決私有土地帶來的土地兼並問題,並不是人間天堂。
自公元前104年劉徹定正月十五燃燈祭祀太一神至今,已經過去了兩千餘年。
兩千餘年過去,曆代的普通百姓通過各種形式持之不懈的鬥爭至今,我們如今才終於實現了“湯圓自由”。
雖然沒有放假,但至少也為這幾千年的過年史,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那麼本期也至此結束,感謝觀眾姥爺賞光,愛您!】
簡雍很滿意的又記錄下了一個食物的製作方法。
而且從其寓意來說還相當不錯,亂世未終,團圓……何其難。
至於贈後世之物嘛……當然用不上簡雍操心,他更多的還是唏噓於這過年的幾千年演變。
湯圓自由雖半懂不懂,但大約也能看得明白,故而一歎:
“百姓千年所求,惟不過倉廩實而已。”
這實在是再基礎不過的要求,就似孝文皇帝時誇治世便說太倉陳糧多至腐爛,就似那唐的杜甫憶開元也是說小邑猶藏萬家室。
腦袋想法略微刹住,簡雍扭頭瞟了劉備一眼,隨後暗忖:
這或許便是玄德公受後輩青睞之原由吧……
不然若似那曹賊一般驅生民為牲口,動輒屠城隻因未降,即便成就基業,也不過使王勳能夜夜笙歌,在後世看來恐怕毫無價值可言。
劉備完全沒想那麼多,此刻他緊緊盯著那盛世並非人間天堂的說法,皺眉緊盯難以挪開雙眼,隱約間能感覺到,這簡單的幾字將王朝興衰說的清楚明白。
而且更似乎指出了一個解決之法……後世當真便是用此法立國?劉備一時間思緒萬千。
看著光幕上最終簡簡單單的一碗湯圓,他也是為後世真心高興,想象道:
“若我等能使漢兒皆能吃飯自由,恐炎漢之興便可稱堅不可摧。”
馬超大笑:“玄德公若能使漢兒羌兒皆能吃肉自由,即便讓俺馬踏許都鄴城,俺也絕不含糊!”
這話一時間讓孔明等人側目:
你馬孟起說要馬踏許都鄴城,最好是奔著曹賊去的,而非其他。
孔明將內容記好後也是徐徐舒了一口氣,感覺後世那神秘的麵紗,似乎掀起了一角。
不過此時,已經黯淡的光幕上徐徐飄過了一行字:
〖趙匡胤:武侯與天策上將可否解惑,這燈火華夏極小後所見之巨球……為何物?
趙匡胤:還有,啥叫付費?〗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