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惠日此時的注意力便是唐天子所說的七月這個時間。
半年後……有何事?
此時的李世民與裴世清一起轉入後殿,沿著回廊一邊漫步一邊聊剛才見聞。
裴世清本以為陛下會怒斥倭國狼子野心不改本性,沒想到首先聽到的是一歎:
“難怪後輩調侃小國朝貢乃是一本萬利的買賣,更有商賈不法假稱使者。”
倭國所獻上的那些方物扔到長安的東西市上,除了金銀玉石之外,餘者恐怕會被商賈當破爛扔掉。
金砂玉石之類,李世民粗略估計其值至多三十萬餘錢,唐朝若是同樣以財物回贈,那自然會遠超這個數字以顯華夏物力。
但這種行為對兩國的邦交真的有好處嗎?大唐天子怒斥此舉隻會肥了邦國勳貴的蠹蟲,並不會讓彼國小民知大唐之聲威。
而且先賢曾有言,臨河而羨魚,不如歸家織網。
倭國慕的乃是王化,乃是夏言,而非中原之金財。
因此,熱心腸的李世民決心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倭國之事,便需世清按照事先之商議,親自督辦了。”李世民交代道。
對此裴世清昂首挺胸義不容辭:
“必不負陛下所托也!”
於是倭使回轉驛署的次日,杜如晦便與裴世清聯袂敲響了倭使所居的院門。
等到見麵後,兩人也分彆講清了彼此的來意。
“杜公要與我商談倭國之事?”
惠日和尚隻覺得受寵若驚,但隨即便是連連推辭:
“我身入沙門,不屬倭國,若談此事,我可做杜公與犬上使者之間的轉譯。”
杜如晦笑了,氣定神閒道:
“吾欲與法師所談的,乃是倭國弘佛之事,與俗物無關也。”
惠日和尚曾在長安居住了十幾年通曉漢語,因此也聽出了眼前這位大官的言外之意。
僅僅猶豫了一瞬,心中便是一片火熱,但看著旁邊一臉好奇等待翻譯的禦田鍬,心中還是有些躊躇:
“那犬上使者……”
聞言裴世清站了出來道:
“吾乃前隋出使倭國之主官,如今大唐鴻臚寺鴻臚丞裴世清,欲與貴使相談倭唐友好諸事。”
於是犬上禦田鍬頓時瞪大了眼睛,因為裴世清這段話他聽得明明白白,這位大唐的官員竟懂倭語,且此前出使過倭國!
等等,前隋出使倭國的使者,那不就可能是額田部家主的生父……
惠日眼見這鴻臚寺官員懂倭國土言,而且與犬上使者商談也算是名正言順,因此幾乎是迫不及待的比了個請的手勢:
“杜公,這邊尚有一靜室,不如移駕此處暢談佛理。”
禦田鍬壓下了心中暫時的震驚,有點狐疑道:
“惠日藥師這是?”
“哦,杜公喜研佛法,如今聞聽惠日法師修習新羅佛宗,與我華夏不相同,故來請教。”
聞言禦田鍬也沒起疑,畢竟這幫和尚在倭國時也經常說中國天子對佛都禮讓三分,達官貴人無不通曉佛法,此時所見不過是昔日僧人所說的又一次驗證罷了。
於是當下兩人也尋了個靜室,要為中倭兩國之友好細細商談。
隻不過直至黃昏時分禦田鍬方才心事重重的送走了裴世清,等回來之後便看到了惠日和尚跪坐在屋內。
“藥師與那大官談的佛法深淺如何?”
聞言惠日臉上露出了一個神秘莫測的笑容,雙眼中有著一股難以察覺的野心之火,嘴角緩緩提了起來:
“唐朝不愧是上國,其官皆通佛法,我亦略有不及也。”
“使者所談又如何?”
禦田鍬想起來裴世清的種種許諾,這些許諾當中有房屋有土地有突厥奴甚至還有大唐的官位,何其豐厚!
而且這些許諾的對象皆是他,而非天皇!
於是禦田鍬心中也有了決斷,露出了一個真心實意的笑容:
“所談甚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