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將授首,降者生,不降者死!”
……
這次的元月是劉備與孔明度過的最為忙碌的元月。
同樣也是最為簡單的元月。
畢竟兩人的家小妻子都在江陵,想熱鬨也熱鬨不起來。
因此一對主臣隻是簡單一起吃了個飯,孔明便急匆匆出門了。
錦官、鐵官、糖官俱設,江州附近的製鹽還需要他親自去看看。
劉備就要相對受苦一點,元月的第一天幾乎就是在不停的推杯換盞間度過的。
益州的臣子與豪強大姓等接連拜訪,劉備有趙雲作陪,那些豪門大姓便突然變得好說話了不少,至少沒有給劉備添堵。
不過……
“你便是李邈?”
劉備看著麵前這位給自己敬酒的益州臣子。
“正是!”李邈昂著頭。
劉備不以為意,笑道:
“先生有何教我?”
“振威將軍乃將軍宗室,然將軍以討賊之名入益州,對此間主人多有指摘,更甚越州牧之權,將軍取州之法未免過鄙。”
李邈幾乎是迫不及待。
劉備沉默了一下,首先反問道:
“汝以為劉季玉乃有道之益州牧?”
“漢南進來時候可見府衙之外是何景象?”
李邈昂首回道:
“府衙外有百姓欲謝將軍之恩,某亦知曉。”
“然小民無智不知禮,將軍欲賴小民治益州乎?”
劉備瞬時間失去了說話的興趣,搖搖頭道:
“既然漢南以為我取州過鄙,那先生請回,靜待良主。”
李邈呆立半晌,但看劉備已經閉口不言,隻能恨恨一甩袖子離去。
劉備這時才與趙雲感歎道:
“今日方知廣漢郡有鄉裡稱李氏三龍,為何獨無李邈。”
趙雲亦搖頭:“主公此乃救他一命。”
劉備嗬了一聲,伸了個懶腰道:“還請子龍去將府衙外的百姓請進來。”
“天氣略寒,還是進來方能暖和一點。”
於是很快,成都的百姓們第一次踏進了這座他們親手蓋就的富麗堂皇的府衙。
麵對劉備也是亂糟糟的稱呼,劉荊州、劉益州,劉將軍、劉皇叔等等不一而足。
百姓們大著膽子與劉備聊一些一年到頭的家常感歎,劉備則是笑眯眯與對方說一說明年的展望。
在聽到劉備保證成都的賦稅並不會提高且會定律法以規豪族,府衙內也爆發了一聲小小的歡呼。
有路過府衙外的大姓子弟很是氣憤:
“這府衙重地怎能讓小民踏足喝酒!這劉皇叔……”
“噓,慎言!”另外一個人趕忙捂住他嘴:
“你可是想知曉那趙子龍騎兵之利?”
而正月過完之後,東邊的消息也終於送到了成都:
張飛攻克陽平關,率軍長驅直入漢中與張魯碰了一仗,張魯不敵,逃往關中。
於是一時間益州大姓皆噤聲。
如趙筰一般的有誌之士們歡呼雀躍,挨個去成都府衙門口堵那劉皇叔,隻求得重用。
而大姓們則私下都在談論:這位劉皇叔的三尺之劍…當真鋒銳無匹!
而其中腦子轉的比較快的已經在思索了,既然這劉備如此強橫,說不得還真能與那攜兵百萬南下的曹操爭一爭。
哪怕最終不成,將來賣與曹操也是一個好價錢呀。
於是他們看向劉備的目光中除了敬畏之外,也帶上了一絲對權勢的渴望。
而成了香餑餑的劉備則端坐在府衙中,與孔明聊手上的情報。
這封密信是簡雍送回來的,張飛打通漢中之後,便有信使過祁山道送信入漢中,幾經輾轉最終才到了劉備手裡。
孔明看信,首先毫不猶豫誇讚了簡雍一句:
“憲和真乃雄辯之才也。”
“馬孟起臘月強襲夏侯淵部,迫使朱靈路招兵敗退回長安,絕隴道之策成也。”
“隻是……”孔明說著說著歎了口氣:“雍涼遲早自亂。”
說著孔明掐指算來:
“馬超能收雍涼豪強,難服雍涼士子,此乃一患。”
“韓遂與其貌合神離,欲爭雍涼之地,此乃二患。”
“憲和稱韓遂親將閻行多次勸說韓遂歸曹,此乃三患。”
劉備也一時間覺得頭大,隨即提起來另一件事:
“那張魯逃關中,幾無路可去,應當唯有降曹一途,既如此,則益州之變天下知也。”
孔明撫掌大笑:
“主公如今已提益州這三尺之劍,當令天下側目!”
“若無軍師之謀,翼德之勇,何來今日?”
劉備也搖頭大笑,隨即想起來將孔明引薦給他的人:
“不知元直這正旦,安否?”
古代線收尾了,老哥們也莫急哈,一張一弛嘛不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