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刺史徐邈,雖然是能臣,但丞相出祁山的同年他才剛到任,倒黴蛋一個,略去不談。
問題就出在雍州刺史,郭淮郭伯濟身上。
因為雍涼此前已經被曹操打服,所以無州牧而設刺史,其職責是監察、考核,並最終到中央彙報。
時間上一般是過年前後,比如“初歲儘詣京都奏事”,比如“諸州常以八月巡行……”
也就是說刺史常規工作流程是大概每年八月開始巡查打分,年關前後要給中央皇帝作報告。
但丞相出祁山時是在春季,按理來說郭淮這時候應該在洛陽抱著老婆唱著歌,吃著火鍋看馳射。
但這時候郭淮在巡查雍州,聽到消息之後第一時間便決定退守上邽,確保隴道不失。】
“可惜!”張飛一巴掌拍在黃忠大腿上直歎可惜:
“這郭淮怎麼不學學那曹真,在洛陽享受生活!”
關羽則不同意:
“此出祁山,已占儘出其不意之利,既無重兵亦無重將。”
“勝機不能一味寄托運氣因素,而應在出兵前便做好要強攻上邽的準備!”
“道理是這個道理……”張飛唉聲歎氣。
孔明也笑道:“翼德,就如光幕中你那下辨的故技重施。”
“用兵之道,不能總指望對方將領是個癡傻之人。”
張飛不說話了:怎麼軍師你也開始紮心了?
目光再移到前麵夏侯楙的評價,劉備倒是忽然心裡有點慶幸:
至少在光幕看來阿鬥還是有可取之處的嘛。
那夏侯元讓乃是曹賊心腹,其人也頗有才名武略,其子竟無能至此?
【郭淮這裡倒是還有個小插曲。
郭淮在巡視的時候當然是有地方長官陪同的。
麵對丞相打過來的消息,郭淮決定退守上邽,天水太守馬遵則表示:大人帶我一個!
馬遵手下的官員們不同意了:大人!你是天水太守,你應該回冀縣防守啊!
這個要求也沒毛病,因為天水郡的治所就是冀縣,而非上邽。
對此馬遵大罵手下:你們這群叛賊!一定是想綁了我送給那諸葛村夫邀功!都滾!
這群官員無奈,隻能自己返回冀縣,古時掾吏基本都是本地人擔任,他們宗族家人都在冀縣呢,不回去不行。
然後等他們到了冀縣,門還沒進去呢,領頭的掾吏就被冀縣父老拽走去見丞相了:
丞相你看,這便是我們天水麒麟兒!
這年,47歲的丞相第一次見到了26歲的薑維。
此時的薑維尚顯稚嫩,而丞相還在心憂此次的北伐。】
簡雍哭笑不得:
“竟是個年方九歲的稚子?”
如此打聽不到也說得通了。
“這不正好?!”張飛大喜:
“憲和先生趕緊把他遷來,認軍師做個義父,還能跟阿鬥做個玩伴,多好!”
“胡鬨!”劉備斥了一聲。
馬謖的耳朵則是悄悄支棱了起來:這薑維很厲害?
蔣琬不在意許多,隻是歎道:
“這馬遵竟如此無膽略。”
“由此可見隴右民心可用。”馬良倒是覺得很正常:
“能如遊楚一般口齒伶俐者,終歸是少數。”
然後馬良蔣琬不由自主將目光移到軍師身上:
若說口齒伶俐,當世誰能比得過軍師?
大概也就隻有光幕中那個“丞相”了吧,罵人都能罵的雄渾豪邁,尤其張將軍仿的那一句“厚顏無恥”,堪稱繞梁三日了。
【郭淮退往上邽後便開始固守,因為他深知這個地方有多重要。
而丞相呢?太過於穩重,反而浪費了時間。
回頭複盤這第一次北伐,祁山守將高剛算是有大功。
高剛依山而守,拖住了丞相的猛攻,最終讓丞相放棄了祁山城繼續東進。
但拖住的這幾天,已經足夠郭淮去完善上邽的城防,以逸待勞了。
而丞相來到這裡一看便也清楚,上邽必須要打下來,那沒得說,攻城吧。
上邽要攻,但隴道也要堵。
當時從關中到隴右有數個入口,但這些路最終都要經街亭,過上邽,如此才能到達隴右。
首先街亭是好守的,它本身就是隴道的一部分,地勢不寬。
其次雍涼的海拔高於關中,有高度差優勢,而且也是河流上遊。
如此重要的位置,當時眾將有人推薦魏延,有人推薦吳懿。
但是丞相一個都不聽,力排眾議選擇了馬謖:
你來守街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