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素商(十九)(2 / 2)

鳳時春 金明之 3972 字 2024-04-07

皇帝緘了口,不再多說,隻跟閒閒說:“朕還有事,先回宮了,待皇額涅起身你替朕請安。”

*****

培雍的書房裡氣氛有些低沉,他撂了手裡的茶碗,眼神一一掃過下麵坐著的幾個人,又問一遍:“本官剛才說的話,都聽清了?”

白朝越和梁忠兩人對視一眼,這才跟著眾人應一聲是。

培雍看著屋裡這些人,坐在跟前兒的三個自不必說,是蘇州織造局的三家皇商,後頭兩排坐著的也不容小覷,全都是蘇州城裡有頭有臉的絲綢布料商,眼巴巴瞅著皇商的位子虎視眈眈。

做生意嘛,哪兒有憨人?一聽說培雍返京述職,春家也已經舉家北上,連帶著梁白兩家的掌櫃也進了四九城,剩下這些想在大年份兒裡分到一杯羹的掌櫃開了春紛紛動身,竟有絕大多數眼下都在四九城裡蹲著。

一路北上想要混出個名堂來的躍躍欲試還沒等成型,今兒乍一聽培雍說要裁撤皇商定額,後頭十來個人麵色忽然很不好看,東瞥西瞧,心裡好似有貓爪子撓,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如因是這間屋裡唯一一抹亮色,水蔥綠的對襟褂子,跟團扇上兩隻碧綠的蜻蜓相映成趣。

春家是總商頭,培雍理應先開口問如因的意思。可令人眾人驚異的是,培雍眼神掃過如因卻沒開口,反倒先問梁忠:“梁掌櫃如何想?”

梁忠倒不驚訝,略想想回話:“裁撤皇商這事兒雖然是我們的大事,可也是織造局自己內部的事兒。不論裁撤還是核增,大人們想必都有自己的考量,我們不過聽令而行,能有個給朝廷效忠的機會固然好,可若是沒那麼幸運,在哪兒都能替主分憂。”

培雍哈哈笑起來:“梁掌櫃這話說的才是正理。原先建朝的時候確實定下三家皇商的定額,可過去幾十年了,有些事兒也不能墨守成規一成不變是不是?江浙一帶絲織業已然形成規模,隻保留一家皇商也算合理。”

白朝越國字臉愈發見方,拱拱手問培雍:“敢問大人,裁撤兩家皇商之後,織造局內勢必會減少相應的絲綢布料供給,可這幾年宮中所需並未明顯減少,那這中間產生的空缺該如何彌補?”

培雍說:“裁撤皇商所出現的空缺將會由織造局自己聘請匠人來補上。如今蘇杭兩地絲織業已成規模,很多匠人願意單獨受聘於織造局。這樣比較靈活,趕上供應多的時候便多聘些匠人,少時則少聘,於織造局而言更為方便。”

如因遙遙開口:“隻是如此一來,匠人的靈活性倒是有了,隻是缺些可控性。大人如何能保證每位匠人手藝水平皆為上乘且能保持穩定?若是衣裳出了差錯,宮中發難責問,而匠人完工之後早已解聘,大人到時候又該如何去尋?”

如因的話一陣見血,刺破了人人都明白卻不敢說出口的疑惑。

培雍臉有些發冷,並不看她,隻自己重新端了茶碗,不緊不慢的啜飲幾口又將茶盞重新放下。

他捋捋袍子,似笑非笑:“既然春掌櫃有疑問,那本官就為你解疑答惑。能與織造局簽訂書契的匠人,一定是經過織造局三篩九選的可靠之人,就相當於是個池子,需要用工的時候就在池子裡撈一瓢,不需要了就再倒回去。我這樣解釋你可明白?”

培雍今日太不對勁。如因心中思忖。

春家是整個蘇州絲綢布料的總商頭,即便是她這個孤女執掌家業,培雍也從未如今日這般下過她的麵子。越過春家不提,就連同她說話也冷言冷語,絲毫不給她留臉麵。

梁忠一貫愛圓場麵,笑嗬嗬接上話:“大人所思極有道理,如此一來,既有隨叫隨到的繡工匠人,又能為朝廷節省大筆開支,實在是一箭雙雕的高明之舉。不過依個人拙見,春掌櫃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