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這呢呢噥噥的佛音梵唱逐漸急促起來,那俊俏尼姑渾身上下散發出強烈的法力波動,精神力強度也似乎從”築基後期大圓滿”一躍而進入了“結丹期”,但並未引起天地異象,顯然並非破境進階!
“啊!混蛋!彆念了!吵死了!”那“陰陽師”原本接連劈砍出的道道刀光似乎被這尼姑身上散發出來的特殊“金光護罩”給化解掉了,竟然絲毫沒有傷害到對方,於是驚怒之下趕緊從懷中掏出“祀神”。
而此時,原本被他煉製成“屍傀”的“武者”屍體被梵音佛唱振蕩過後又重新倒下,隻不過殘留在其身上的一絲怨念還需佛法淨化才能祛除。至於其“神魂”和“武魂”也在慢慢消融中,仿佛被度化一般。
“該死!可恨!去死!”那“陰陽師”見勢不妙,趕緊拋出自己視若救命稻草的“祀神”,準備反擊。
隻見那血目猩紅的漆黑“木偶”在脫手而出的瞬間,便被“陰陽師”打出的一連串法訣擊中,迎風便漲,瞬間化作一尊高達十丈且三頭六臂的凶煞惡鬼,渾身上下煞氣騰騰,血氣森森,正是“阿修羅”。
“阿修羅族”源自“阿修羅道”,即“六道輪回”中的一“道”。“佛教”認為諸天萬界芸芸眾生都可按“因果報應”而歸於此“六道”彼此輪回,即“天神道”、“阿修羅”、“人間道”、“畜牲道”、“餓鬼道”和“地獄道”。
“人間道”和“天神道”為“善道”,而“阿修羅”的本性善良,也算是“三善道”之一,但因其常常帶有“嗔恨”之心,執著於“爭鬥”之誌,而最終被世人認為非真正的“善類”,屬於“惡神”之流,或“凶神惡鬼”。
由於“阿修羅族”追求以“殺伐證道”,故殺氣太重,煞氣衝霄,血氣淩人,戰力極強,經常鬨事。
男性“阿修羅”於各“道”中,常常興風做浪,好勇鬥狠;於“諸天萬界”中,時不時攻打“天神”,以謀奪位,征服一切!不過, 女性“阿修羅”則貌美如花,時常迷惑眾生,使難以修行,如同“心魔附體”。
故此,“阿修羅”族雖不用受苦,但其死後會墜入“六道輪回”中的“三惡道”,故漸被列之為“惡道”。
不過,即便是在“人間界”中,那些有福無德的“狠人”、“壞人”、“奸人”,其行事風格如“阿修羅”,而以好戰出名的“狂徒”、“屠夫”死後,秋肮臟的靈魂又何嘗不會墜入“三惡道”?尤其是那“阿修羅道”?
因此,“六道輪回”之中雖然隻有“人間道”和“畜生道”是重疊在一起的,雖然其眾生相皆有形體且在同一空間,但其他“各道”卻是無形且凡人不能見,因為其存在於“平行宇宙”中,彼此間有“結界”阻隔。
無論是“凡人”、“武者”還是“修士”,隻要轉生到“阿修羅道”,便說明其前世雖無大惡行,但輕慢心很重,非常驕傲,不是瞧不起彆人,就是忌妒彆人比自己優秀而故意製造矛盾,死後墜入“三惡道”。
“佛教”《業因差彆經》認為:包括身行微惡、口行微惡、意行微惡、起驕慢、起我慢、起增上慢、起大慢、起邪慢、起慢慢與回諸善根者,因業力牽引墜入“阿修羅道”分為胎、卵、濕、化四生。
“卵生者”身在“鬼道”,能以其威力,展現“鬼道神通”入空中;“胎生者”身在“人道”,投生的原因是原本在“天神道”中,卻由於“降德”而遭“貶墜”;
“濕生者”身在“畜生道”,住於“水穴口”,朝遊虛空,暮歸水宿;“化生者”身在“天神道”,誕生“談起”,即“修成元神,上天入地”,相當於“玄門道教”中認為的“修真得道,長生不老”,或“成仙了道” 。
不過,在“金剛乘”佛教中,“阿修羅”被認為是“忌妒”的象征,以“嗔”、“慢”、“疑”為“生因”,不同於“魔”之生因為“貪”與“癡”,故“果報殊勝”,僅次於“諸天”即“天神”。是故,“阿修羅”為“惡神”或“煞鬼”。
隻見此“祀神”化身為“三頭六臂戰修羅”後,立刻三麵嗔怒,六臂狂舞,頓時將用“血煞”和“凶戾”凝聚成的六把邪惡兵器打向俊俏尼姑,因為“阿修羅族”曾被“佛法”降服為“天龍八部”之一,最恨“佛教”!
“阿彌陀佛,罪過罪過!眾生度儘,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那俊俏尼姑絲毫不為“阿修羅”的嗔怒所動,隻是搖著手中“錫杖”作“金剛降魔杵”,迎著“阿修羅”打去:“還不皈依,更待何時?”
“嘭!啊——不可能!不可能……”貌似身形巨大無比且凶神惡煞的“阿修羅”,在被“金剛降魔杵”砸中後竟然瞬間崩潰,化作漫天黑氣隨風消散,最後變成了一撮碎屑掉在台上,驚呆眾人,難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