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就不能拿起武器,與敵一戰嗎?!”
楊廣怒道:“我華夏兒女,縱然是死,也當仗劍飲血!”
“為何他們各個皆置若罔聞,為何他們能夠任由牌子掛在我華夏境內!”
“先祖,這並非是後世百姓之錯!”
陸鳴說道:“當時晚清采取的**策,好的東西都被藏進了宮裡,許多先進的知識和書籍也都被宮中留在己用,以至於阻塞民智。”
“這就跟隋朝以前,老百姓難以進入仕途,容易受到貴族壓迫是一個道理。
先祖剛才不是也說,這並非百姓之錯麼?”
“不,不!”
楊廣搖頭道:
“朕情願你們像隋末一樣揭竿而起,也不願意你們束手就擒!”
“朕的確是壓迫了百姓,百姓們尚且知道反抗朕!
更何況你們是被異族壓迫,難道不該反抗麼?!”
說到這時,楊廣突然露出了苦笑:
“朕,竟是第一次覺得,這十八路反王,反對了……”
“他們若是不反,豈非和那些百姓一般毫無骨節?”
“嗬嗬,嗬嗬嗬……”
楊廣的腳步踉蹌後退,看著古今鏡像不斷搖頭:
“若是這樣的後世,何以繼承華夏的基業?”
“可是先祖,這並非是華夏主流——”
陸鳴說道:“晚輩之所以給您看這些,是想讓您更加清楚地看到,當時華夏與整個世界的差距。”
“秦國當年,也不過是六國裂土分秦!
但是華夏當年,麵對的國家遠超六國,且各個皆是外族,而且武器裝備落差極大!”
“之後,我們雖然將侵略者趕出了華夏大地,但是,整個國家,均是百廢待興……”
陸鳴並沒有和楊廣過多地說戰爭經過,楊廣這期的主題之一就是“基建”,而非戰爭和晚清,這些也許會在漢武帝或雍正的時候更多展開。
但是,絕非是和楊廣交流。
他話音落下,古今鏡像之上,出現了近代戰火荼毒後的場景。
城市裡,一座座樓房轟然倒塌,大地坑坑窪窪,宛如人間地獄。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