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必傾舉國之力滅之!(1 / 2)

《對話古今:從永樂開始震驚全球》全本免費閱讀 []

“可是先祖,楊堅先祖曾派過三十萬大軍征討,雖然無功而返,但高句麗還是被這氣勢給嚇到了,向楊堅先祖表麵稱臣。”

“這是否說明,打高句麗用不上百萬的軍力呢?”

陸鳴說出了一個非常關鍵的疑問,從楊廣的分析來看,打高句麗的確是一個必須馬上去做的事情。

但是,先花數百名修運河,再花百萬大軍去打高句麗,這未免太過奢侈和濫用民力了!

其實楊廣完全可以像李世民一樣,在打高句麗前,老早就派一堆人先去做各種勘探了。

雖然隋朝的軍事實力沒法和李世民巔峰時期比,但光是一些基本的勘探,都足夠少派數十萬的兵馬。

所以,陸鳴覺得,楊廣還是有點操之過急了。

不過,這是他站在曆史全局的視角來看的。

畢竟對於這個時候的楊廣來說,可沒有李世民這個六邊形參照物。

相反,李世民恰恰是以楊廣為參照物,才在攻打高句麗之前,慎之又慎,不敢興師動眾。

那麼,這個時候的楊廣,到底是怎麼想的呢,是不是真的好大喜功?

直播間的觀眾們,也都跟著好奇起來。

麵對這個問題,楊廣卻是斬釘截鐵地說道:

“在朕看來,打高句麗就是舉傾國之兵也不為過!”

“就是三十萬軍沒能打成高句麗,所以朕派就派百萬大軍!

朕就是要在各大異族聯合之前,瓦解他們的野心,哪怕要勞民百萬,橫屍遍野,朕也絕無猶疑!”

楊廣霸氣側漏道。

陸鳴和觀眾們這才明白,楊廣打高句麗,根本就是一場不計代價的大戰!

他不是不能考慮得更全麵,而是壓根就不想考慮,就是要傾舉國之兵去打!

這和漢武帝當年打匈奴倒是有些異曲同工,隻不過楊廣玩得太崩了!

漢武帝好歹是建立在連勝得軍心、民心的前提之上,可楊廣是連敗啊!

不過,也可能正是因為連敗,才讓楊廣越發不甘心!

這樣換來的結果就是,一次又一次地不計代價,最終才讓整個大隋天下都崩盤!

想到這,陸鳴猛地想到一個史學家的話。

隋朝之亡,不在運河,不在科舉得罪了士族!

而在於三征高句麗,徹底失去了民心,這才讓士族有機可乘,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失去了人心!

帶去的都是老百姓的兒女,死的都是老百姓的孩子,皇帝和皇帝的孩子最後都還活得好好的,甚至可能還想去打!

哪個百姓還能容忍這樣一個皇帝,屢次去打徒勞無功的戰役?!

想到這,陸鳴心裡也是暗恨,本想忍著不說,最後乾脆直抒胸臆,為當世的老百姓鳴不平!

“可是先祖,您錯了!”

“朕錯了,朕哪裡錯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