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太過小瞧了據兒!”
漢武帝這才徹底明白,自己失去了什麼!
“朕想過要為他鋪路,想過要為後世的百姓鋪路!
可是朕,卻從沒有想過,據兒明明知道這一切,為何還不讓朕打!
他是有帶領天下子民欣欣向榮的決心的,更未將匈奴人放在眼中!”
“是啊,是啊……”
漢武帝的步伐突然變得踉蹌,看著鏡像上靜止的時空,那個正拔劍保護自己的兒子,整個人突然幾近瘋魔:
“朕的兒子,他何嘗不能征戰四方,他又何嘗不是果決勇敢?”
“可是朕……朕……”
漢武帝注視著自己的雙手,此時他感覺手上滿是血腥:
“朕的手上,沾滿了自己兒子的血!”
“朕親手害死大漢未來的皇帝,毀了一代人!”
“縱然朕對得起後世的百姓,可是朕,朕究竟是負了當世的百姓!”
漢武帝這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究竟有多麼致命。
換做是一個月前,或者是年輕的時候,他壓根不會迷茫!
可是現在,在經曆了這一切後,饒是他也不得不質問自己:
傾一世之烈,圖萬世之強,卻傷害了一國的百姓!
真的,值得嗎?!
觀眾們也都感覺自己的腦袋瓜子嗡嗡的,他們想過劉據也飽受了儒家思想的熏陶,雖然會比扶蘇強點,但也好不到哪去。
畢竟,他們都在一個時代不得不為的時候,反對戰爭和建設!
可是現在看來,劉據所接受的,並非是死板的儒家思想。
他真正做到了,融合儒家思想為己用,而不是被儒家思想禁錮。
扶蘇,就是被禁錮的一個典型。
蒙恬的幾十萬大軍在,卻偏偏因為一紙詔書而自儘,這就是典型的死讀書了。
要知道,就連孔夫子在周遊列國前,都知道要掛腰刀,帶上一堆弟子,必要時刻以‘德’服人,扶蘇卻是犯了死讀書的毛病。
可是劉據不同,他走的不僅僅是儒道,更有帝皇之家的霸道。
集合了真正的儒道和霸道為一體的存在,誰能預料他的未來?
眼看漢武帝幾近癲狂,陸鳴說道:
“先祖,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就算劉據可以很好地接手大漢,可是未來的事,誰又說得清?”
陸鳴的語氣越發堅定,越發斬釘截鐵:
“但是,後世之人可以明確的是——
先祖在位期間,雖然窮兵黷武,但皆是出於公心!
您不僅滅了南之越、閩之越、東之越、朝之國等,還降伏了車師、樓蘭、大宛、西羌、西南夷等!
先祖以漢朝時期的生產水平,為後世人開出了民族融合和開疆拓土之路!”
陸鳴一字一句蕩徹古今,許多觀眾頓時瞪大了眼睛。
“臥槽,漢武帝不僅打了匈奴,還滅了那麼多國家嗎?”
“那可是漢朝啊,交通條件和生產力不知道多落後,就能滅國了?”
“怪不得都說秦皇漢武啊,我之前一直不理解,為什麼那位偉大的存在,會把漢武帝排在始皇帝之後,現在終於明白了!”
“原來打匈奴隻是他最出名的戰爭而已!
從我們現代的角度去看,漢武帝當時打的每一仗,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戰略眼光絕對遠超千年!”
無數觀眾們看向漢武帝的眼神,充滿了無儘的崇敬。
這一刻,什麼窮兵黷武,什麼好大喜功,好像都不重要了!
但很快,大家便又出現了爭議:
“我覺得開華夏開疆拓土之路的,應該是始皇帝!”
“不對不對,我覺得始皇帝更多的是奠基,他統一了華夏疆土最基本的格局,而到了漢武帝時期,華夏才算開始是真正的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