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1 / 2)

隻見到,那少年一身戰鎧,看起來僅是二十出頭,身後,卻跟著千軍萬馬。

而他們正在縱馬馳騁的,正是永樂大帝在之後到達過的那片草原。

不,他們,要殺得更遠!

“漢”字軍旗和“霍”字軍旗高揚在草原之上,蕩起滾滾煙塵。

“我的天啊,這難道是霍去病嘛?

難道漢武帝之所以斂財,是為了和匈奴進行決戰嗎?”

“臥槽,很有可能啊,我剛才查了,元光六年是前129年,十年後,正好是元狩四年,當時衛青和霍去病,可是發動了曆史上的‘度幕’作戰!”

“額,我聽說過封狼居胥、飲馬瀚海,可是度幕作戰又是什麼呀?”

越來越多的觀眾對曆史充滿了好奇。

有專攻曆史,一直沒有發言的專家,這會也都忍不住,在對話古今的論壇上,發布了帖子,解釋了何為度幕之戰!

“各位,度幕之戰的背景是:

匈奴伊稚斜單於,在被漢朝痛打了之後,聽從了降將趙信的建議,將主力撤回漠北,開始了第一次在與中原王朝的戰爭之中,擺出戰略防禦的姿態。”

“而匈奴人最重要的防禦位置,便是大幕。

他們以大幕為屏障,退守漠北,給大漢君臣帶來了最為嚴峻的挑戰。”

白發專家,坐在了辦公桌前,迅速地敲打著一段又一段文字。

許多正在一邊刷著貼吧評論,一邊看著屏幕上方直播的觀眾們,注意力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了過去。

隻見到,文字被陸續發出:

“在過去的幾年裡,漢武帝一直以除惡務儘的姿態,用淩厲的攻勢重創匈奴軍事核心,想要讓邊境安寧,這個時候,漢武帝更多的,還是守勢思維。

隻不過,他是用痛擊,甚至毀滅敵人的手段,來實現守邊的目的。”

“而轉攻為守的匈奴人,他們實際上,就是在奉行伺機而動的戰略,是典型的攻勢思維。

即,守在大幕以北,龜縮不出,等待大漢不堪重負之後,再度南下,以守代攻!”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大漢朝越往下拖,就越對匈奴有利,在這樣的形勢下,漢武帝就麵臨著,一個兩難的選擇——”

白發專家的話還沒說完,突然一陣聲音打破了他的思緒!

直播間畫麵之中,漢武帝看到衛青和霍去病出現,雙眼頓時炯如烈火道:

“這是度幕作戰,是朕畢生,最引以為傲的戰略!”

“匈奴人試圖用退守大幕的方法,讓大漢放棄對大幕的進攻。

可如此一來,整個大漢,則需要承擔在邊境線上,駐紮重兵的消耗。

當年,始皇帝就以重兵,在長城防備匈奴,此舉雖然有效,但對軍資損耗巨大。

長此以往,大漢必將重蹈秦朝覆轍。”

“可是——”

漢武帝說著,看向了陸鳴。

陸鳴會心一笑,知道漢武帝是在考驗自己,於是,果斷接話道:

“可是,如果漢軍選擇度幕,就需要承擔遠超漠南作戰的後勤消耗。

畢竟,要向打下大幕,兵力絕不能少於十萬大軍,且都是騎兵,這對漢朝更是一場天大的損耗。

而且,度幕作戰戰線拉得更長,一旦失敗,我軍很可能會全軍覆沒,大漢,更將再無能力,培養出一支能和匈奴對抗的騎兵——”

陸鳴有條不紊地分析著這一切,心裡也暗暗鬆了口氣。

雖然自己一直都在為奪劍做準備,但好在,節目這方麵也落下。

否則,隻怕還真會被漢武帝考住!

“因此,那時候的先祖,就站在了,成為下一個始皇帝,還是成為——

第一個漢武帝的十字路口!”

漢武帝十分滿意地看向了陸鳴,顯然,對這個後世的回答十分滿意。

他笑了笑,說道:“朕,當然要做第一個漢武帝!”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