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少保,為何還是要死呢?
就在所有人的一頭霧水之時。
隻見到,於謙跪了下來,把頭搭上了斷頭台。
劊子手這時也早已經恢複了行動,不知為何,他感覺到自己的手有點酸,於是重新活動了一下。
“太祖爺的好意,微臣心領了……”
於謙輕聲呢喃著,他覺得太祖爺既然有在天之靈,那也一定可以聽到,此時自己所說的一切。
“可是於謙,也很喜歡,六百年後,可以穿得暖和,吃得飽,可以在安逸的學堂之中,皆有書讀的孩子呀……”
“若是於謙不死,後世的孩子們,可還會那般呢?”
於謙回想起了,那些孩子們,同吟《石灰吟》的一幕。
陸鳴和觀眾們的臉色陡然一變!
眾人立馬反應了過來,於謙是為了什麼!
“我的天啊,於謙是怕自己不死,牽一發而動全身嗎?”
“臥槽,我早該想到的,我早該想到的啊!
以於謙的才華,他肯定可以通過孩子們的穿著,和讀書的擲地有聲的聲音,判斷出孩子們都可以穿暖吃飽的!”
“沒錯,如果一個人連飯都吃不飽,讀書的聲音肯定會受影響!
我們都以為於謙不會留意到,可我們忘了,於謙可是一代名臣啊,他的觀察力絕對是敏銳的!”
“隻是因為這一幕,就要毅然赴死嗎,這不太現實吧?”
觀眾們有人恍然大悟,有人提出質疑道。
“怎麼不現實了,不要用我們現在人的目光去看古人,更不要用庸俗的想法去揣摩英雄!
當年我們多少先輩明知是死,不也毅然上了戰場嗎?!”
“沒錯,而且以於謙的性格,完全有可能這樣做!
大家可不要忘了啊,現在在那斷頭上的,不是一個普通的老百姓,更不是朱祁鎮這樣的叫門天子,而是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於謙啊!”
華夏觀眾們在彈幕裡激烈地交流著。
外國觀眾仔仔細細地捕捉著每一條彈幕,站在他們的角度,更加難以理解這樣的事情。
“華夏,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人,願意為了老百姓和後世,毅然赴死呢?”
“就是啊,為什麼我們的國家,卻很少有這樣的人?”
“我在我們國家的曆史上,見過有因為權力鬥爭失敗而死的,也見過因為罪大惡極而被處死的。
可是,為了百姓,出於公心毅然赴死的,卻是鳳毛麟角!”
“可是華夏,這才僅僅舉辦了六期的對話古今而已,卻已經出現了秦皇唐宗、永樂洪武這樣的,為了後世開天辟地的聖君明皇!”
“不僅如此,他們還出現了像嶽飛、於謙這樣的,分明為皇權之下的魚肉,分明飽受冤屈,卻依然也願意為了百姓赴死的英雄!
這個國家到底擁有怎樣的文明,還有多少人是我們不知道的?”
越來越多的外國觀眾,越往深想,便越發覺得不可思議。
他們感覺,自己在了解華夏文明的時候,就好像置身在了浩瀚無邊的海洋裡麵,倍覺渺小。
而自己,哪怕傾一國之力去了解,也不過隻了解到了冰山一角。
屏幕之前,一些正在看節目的米國學生們,看了一眼邊上擺放著的,薄薄的米國曆史書,頓覺索然無味。
“Mom,可以給我買一些華夏曆史書的資料嗎,我想了解華夏曆史。”
一個米國高中男孩,看著邊上的媽媽說道:
“要記載了華夏真正曆史的書籍,而不是米國想讓我們看到的那些。”
男孩媽媽看了一眼男孩,原本想說,那些不會在考試裡出現,可一想是孩子喜歡,於是,點了點道:
“媽媽來給你想辦法。”
“可是孩子,你為什麼突然這麼想要了解華夏曆史呢,不會真因為一個節目,就對華夏人感興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