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六百年後的百姓如何?(2 / 2)

話罷,朱棣揮劍向前,明軍浩蕩開拔,直奔阿魯台而去。

朱元璋看著這樣一支軍隊,心中喜不自勝道:

“好!好!沒想到咱的老四,居然還培養出了這樣一支軍隊,比起他還是燕王的時候長進不少!”

“斡難河畔,狼居胥山……”

朱元璋不斷重複這兩個地點,他對這些地方並不陌生,甚至也曾想要打過去!

隻不過當時的中原,已經無力再承擔勞師遠征的損耗,這才不得不作廢。

否則的話,那些驕兵悍將,可還有的是用武之地!

不過想到這裡時,他猛地意識到了一點:

“可是這五征漠北,必然損耗巨大!

大明剛經曆了元末之亂,又經曆了靖難之役,還有能力,五征漠北嗎?”

朱元璋還是率先考慮起了大明的民生社稷!

顯然,這位洪武大帝,真正做到了事事以百姓為先。

然而,陸鳴卻並不打算在五征漠北的事情上贅述。

但是,他必須巧妙地轉移這個話題,心中思緒飛快,表麵依然沉穩道:

“嗯,不過殺到斡難河畔,隻是他璀璨功績中的一點,光是一個永樂大典,都足矣讓他成為,明朝當之無愧的第二大帝!”

“那百姓如何?”

朱元璋始終對百姓念念不忘。

陸鳴想了想,最終還是說道:

“百姓雖然頗為艱難,但是,大明在整個永樂時期,都迎來了一個十分穩定的發展時期!

戰場一直發生在境外,雖然對國庫損耗巨大,但好在,陛下您還有一個好孫子!”

“誰?!”

朱元璋頓時喜上眉梢,朱允炆已經讓他丟儘了顏麵,如果真能有個孫子,能為他爭口氣的話,那必然是件好事。

陸鳴緊跟著說道:“明仁宗——朱高熾!”

“他雖然在位僅有一年時間,但監國時間長達七年,是朱棣和百姓堅實的後盾,也就是他的存在,才讓朱棣可以放心地對外征戰。”

“在此期間,他一直在戰爭和民生之間斡旋,選賢舉能,任用賢臣治國,將戰爭對老百姓的損耗降到了最低,也為仁宣之治,打下了基礎。”

“所以,先祖大可放心,朱棣雖然征伐頗多,但百姓還沒有到民不聊生的地步,而在之後,他們也迎來了一段時間的大治之世。”

“如此便好,如此便好!”

朱元璋這才徹底放下心來:“看來是咱小瞧了老四,小瞧了朱高枳!”

“在元末和靖難之後,發動大規模的對外戰爭,非但沒有重蹈隋末的覆轍,反而為盛世打下了基礎,咱有如此子孫,還有什麼好愁的?!”

話罷,朱元璋突然像是釋懷了,一隻手拉著陸鳴,走起路來虎虎生風,返回了應天大殿,一邊走,一邊說道:

“後世走,跟咱喝酒去!”

“咱今日,要和你談儘古今之事,尤其是未來之事,咱要知道你們未來的百姓,究竟如何,到底如何!”

在應天殿門口,朱元璋猛地停了下來,肅然說道:

“這一次,咱要知道,六百年後的百姓如何!”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