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問洪武大帝,問後世人心!(2 / 2)

“況且,咱的部將,麵臨如此局麵,不會有一個人跟咱說要投降!”

“徐達、湯和、常遇春等人,他們隻會跟著咱提刀上馬,縱然敵軍百萬,我軍十人,也會誓死殺敵!”

“這說明了陛下團隊的強大。”

陸鳴說道:“可是陛下想過沒有,或許張士誠隻是輸在了團隊呢?”

“如果給他一個類似李善長、劉伯溫一樣的文臣,再給他類似徐達、湯和、常遇春這樣的武將天團,他還會輸麼?”

“他在軍事上的能力,絕對不及陛下,但是在文治之上,必然有可圈可點之處,否則……”

陸鳴頓了頓,說出了朱元璋的一個痛點:

“否則,東南文人也不會思念在張士誠被擊敗後,思念大周政權,對朝廷萌生反抗情緒。

整個明朝,更不至於會在江山社稷早就穩固之時,還從始至終,都針對東南文人。”

朱元璋聞言皺緊了眉頭:“李善長、劉伯溫,都不敢在咱麵前說這樣的話!”

然而,陸鳴就好像沒有聽到一樣,繼續說道:

“張士誠在建立大周政權之後,憑借東南富饒之地的資源,成為了最富有、勢力範圍最大的一支割據勢力。

而在他的治理之下,政權**清明,文治盛行,地盤兩千裡,擁兵數十萬,且文治政策,更是贏得了無數文人的支持!”

“他稱王期間,重用文人,隻要有才華,便可以當官入仕,且對文人的束縛相對較少!”

“無論是明朝的八股取士,還是清朝大興**,都對文人施加了各種限製,但張士誠卻沒有這個限製,他不僅不打壓心係前朝的顧瑛,更允許下屬官員與文人交往!”

“在教育方麵,張士誠更是開設了科舉,為許多寒門文人提供了改變命運的機會,即便他們最後沒有成為高官,也可以在張士誠創建的弘文館內,擔任先生,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

“相比之下,大周的武將反而沒有文人這麼高的待遇!

可是陛下想過沒有,即便張士誠對武將有失偏頗,可是,在高郵的生死存亡之際,卻沒有一個將領,想過背叛張士誠,這難道不值得深思麼?”

陸鳴的話回蕩在了每一個觀眾的耳邊。

觀眾們聽了這些後,全都震驚無比,這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