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大帝能拿下金陵,都得多虧了張士誠!”
在初步看到張士誠的魅力之後,許多原本跟風質疑的人,一時半會,竟不知道應該信哪些人的言論。
而就在這時,陸鳴說道:
“陛下認為,張士誠如何?”
朱元璋看了一眼鏡像上的張士誠,說道:
“德行有餘,文武不足!”
“張士誠能做一個偏安一隅的諸侯,但是,做不了問鼎天下的君王!”
“那高郵之戰呢,張士誠可是在這場戰爭中,直麵元廷正規軍,並使元軍主力傷亡過半!”
“高郵之戰?”
朱元璋笑了:“若非元廷臨陣換帥,換了兵家大忌,張士誠拿什麼贏?”
“是麼?”
陸鳴並未多說,隻是隻手一揮,鏡像之上,出現了正在不斷擴張的張士誠。
“嗬嗬,讓咱投降,你們元廷也配?!”
畫麵之中,張士誠連續拒絕了元軍多次的誘降,並連續擊敗元軍,在高郵建立了“大周”政權,自封“誠王!”
稱王的做法很快吸引了元廷的主力,當朝元廷滿朝文武想的都是:
誰先當出頭鳥,那就先集中火力乾了誰!
可是,元廷瘋狂派地方討伐軍不斷征討張士誠,換來的結果卻是節節潰敗!
反觀張士誠,則不斷乘勝追擊,擴大了鹽民義軍在江之蘇地區的疆土,並牢牢掌控了運河,扼斷了元朝糧食和賦稅北運大都的通道!
“嗬嗬,咱看沒了這條運河,元廷還如何囂張!”
張士誠率領親兵,站在運河之上,揮斥方遒道。
“報!”
可就在這時,一斥候著急彙報道:
“周邊各地的起義軍皆被擊退,附近已有大部分城池被元軍重新占領!”
“漢水流域的徐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