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 三方會談(2 / 2)

“好,既然這樣,那我就說了,九龍倉,我勢在必得。”陳誌文淡淡的說道:“這家公司手握大量優質地皮,結果在你們手中年年虧損,整個股價連十億港元都不到,簡直就是暴殄天物,九龍倉的股民碰到你們這樣的管理層,可真是倒黴,除了我,就是李嘉成也發現了這個目標,紐壁堅,有些東西,既然沒能力掌握,還是不要掌握的好。”

“你想收購,就不要拿著股民的利益為理由,大家不如直接一點。”紐壁堅說道。

“你不喜歡聽,可是股民們喜歡聽啊。”陳誌文笑了笑說道。

紐壁堅聞聲變色,說道:“你要召開股東大會?”

“我是九龍倉最大的股東,我有權利召開股東大會,為所有的股民謀取福利。”陳誌文聳聳肩說道:“不過,如果你們今天主動放手,那就不必了。”

“做夢。”紐壁堅說道。

“好了,你們再這樣下去就沒必要談了。”沈弼再次說道:“陳生,如果置地,拿他們在香港的物業來交換你手中的九龍倉股票,你願意不?”

“怎麼?置地準備出手手中的中環大廈了嗎?”陳誌文看著鮑富達笑問道。

“中環的金門大廈、太子大廈以及九龍尖沙咀的溫莎大廈都可以交易,或者曾經牛奶公司在薄浮林的一些地皮。”鮑富達臉色鐵青的說道。

“這幾棟大廈的確不錯,不過比起九龍倉,還是差了點。”陳誌文淡淡的說道。

“陳生你沒開玩笑吧,兩棟中環大廈,外加其他物業的價值,在李嘉成攪動九龍倉股票前,足以超過九龍倉一半市值了,現在我們拿這個交換,已經很有誠意了。”紐壁堅皺眉說道。

“中環大廈的確很有吸引力,但對我來說,還是比不上一家大型地產公司的。”陳誌文搖頭說道:“其實我覺得你們也不用加碼了,就是你拿康樂大廈出來,我也不願意交換。”

在海港城沒有開業之前,整個香港包括怡和內部人,即使對這個項目再樂觀,對他的預估也遠比不上其未來的實際價值,更不要說在海港城之外,九龍倉還有大量的物業,後世香港最著名的時代廣場,就是在九龍倉的地皮上建起來的。

“那就是沒得談了?”紐壁堅冷聲說道。

“倒也不是。”陳誌文笑了笑說道:“紐壁堅,現在我手中已經有了40%的股票,你們離失去九龍倉的控製權,不過就是相差一場股東大會而已,所以為了避免難堪,我可以以30港元一股,收購你們手中10%的股票。”

“30港元?不是40嗎?”紐壁堅愣了下說道。

“港交所那邊,現在的價格就是30,降了。”陳誌文淡淡的說道:“股市上的買方不給力啊,我當然就要降價。”

“你”紐壁堅拳頭緊握,之前自己花了一億多港元慢慢的維持股價,原本就是想撐著等到與陳誌文會麵後,與他進行交易,以中環大廈更換九龍倉股份,這個交易本來他們也認為不會有什麼問題,頂多就是價格問題,畢竟九龍倉的未來總有不確定性,而中環大廈可是實打實的財富,隻是想不到他根本不肯放手。

但這樣一來,怡和又處於尷尬的境地了,到底要不要維持下去,不維持就是輸,維持了自己扛不住。

陳誌文降價,雖然表麵看讓怡和的資金投入可以少一點,但這也是對市場釋放的一個信號,那就是怡和這邊不行了,畢竟,如果收購方強勢,股價是不可能降下來的。

“沈弼先生,我想,我準備在十天後舉行股東大會,彙豐選擇怎麼做,應該要慎重決定了。”陳誌文看著沈弼問道,雖然他覺得怡和真的與他拚命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真的發生了,他還是會很頭疼的,平白可能多花幾億,任誰也不爽,而這個可能性的根基,就是沈弼。

“好,我明白了。”沈弼點點頭說道。

“那告辭了,幾位考慮清楚吧。”陳誌文告彆後離開,房間內隻剩下四個鬼佬。

沈弼看了一眼神色凝重的紐壁堅,說道:“以中環大廈來交換九龍倉的股份行不通了,接下來你想好該怎麼辦?以現在的情況來看,你們幾乎沒什麼機會了,除非真的準備花上十億港元左右的現金與他在股市上拚一把。”

紐壁堅問道:“即使花上十億港元的現金,你覺得我們獲勝的概率是多少?”

“很低,陳誌文那邊必然也不會放棄,他手中的股票更多。”沈弼搖搖頭說道:“這幾年來,你們怡和一直不肯出售九龍倉手中的其他物業,或者與華資地產公司合作開發,非要在股市進行增股融資,將你們自己手中的九龍倉股票稀釋到了不足10%,我也多次提醒過你們。

這要是正常情況,沒人敢動你們,自然沒有風險,但陳誌文都已經提前收購和記了,你們還是用這種方法,就讓他抓住機會,現在被狼咬住大腿,想讓他放手就很難了。”

“在陳誌文收購和記之後,我們已經適當的增加九龍倉的股份了,而且九龍倉的融資大部分是在他收購和記之前,在陳誌文爆出手中有35%股票後,我就回查了過去幾年的融資記錄,實際上從73年底開始,九龍倉的每一次增股融資,都非常的順利,順利到當時的我們都有點奇怪,但當時沒想太多,現在回過頭一查,才確定這是異常的。”紐壁堅冷聲說道。

沈弼愣了下,說道:“你是說,在73年,陳誌文就開始準備收購九龍倉?”

“73年,陳誌文的紅牛也才剛剛起步吧?他也應該沒那麼多資金吧?”一旁的迪斯也驚訝說道,對於陳誌文的發展過程,他們彙豐可是最清楚的。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應該是他還在其他地方有著一筆不小的資金,從73年開始,就開始在秘密收購九龍倉的股票。”沈弼想了想說道:“這樣倒也說的通了,我一直很奇怪他在美國那邊投資的資金是從哪來的,還有收購和記以及私有化黃埔時都投入了大量資金,這跟他現有的產業規模都有著很大的疑問。”

“應該就是這樣,隻是在73年的時候,他哪來那麼多資金的?”迪斯很想不通的說道,從他們的大概推測,那至少也需要兩三億港元,而73年的兩三億,差不多是彙豐大半年的利潤了,當時又正好是經濟危機,能拿出這筆錢的,整個香港恐怕也沒幾家公司。

“這不重要了,你知道了又怎麼樣?肯定的合法的,不合法也不可能賺到這麼多錢。”沈弼搖搖頭說道:“這樣看來,早在幾年前,陳誌文就已經將怡和、和記甚至彙豐都算計進去了,今天這個局麵,他幾年前或許不知道會怎麼樣,但已經在準備了。”

“玩的可真大,就真的不怕哪一步算錯了?”紐壁堅皺眉說道。

“錯了就當投資,估計也不會虧。”沈弼說道。

“我需要與凱瑟克家族的人溝通一下,再決定下一步怎麼走。”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