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長老不置可否地看向曹院士。
曹院士臉色古怪地說道:“張恒同誌,據我所知,你是六代機總師,並且還是龍國1nm芯片之父,擅長多個尖端領域的研究。”
“對於可控核聚變領域,你之前有過研究嗎?”
“沒有。”
張恒展現出了一如既往的誠實。
有一說一。
如果不是王玥的那番,張恒對於可控核聚變的了解,僅僅局限在它能夠改變現有的能源問題。
至於龍國現在的研究緊張,困擾該技術的主要難題。
張恒一無所知。
“關於可控核聚變的材料問題,你又知道多少?”
曹院士繼續問道。
“不知道。”
“一點都不知道?”
“一點都不知道。”
聽到張恒這番直率地回答,曹院士差點一口氣沒上來。
大長老這是搞什麼名堂。
張恒完全就是可控核聚變領域的白丁啊!!
剛剛,張恒說的兩點問題,確實是老大難的問題。
不過它們僅僅是最重要的難題。
在這兩個問題下麵,還有一係列的問題。
比如:
提供高溫產生核聚變反應的超導材料。
抵抗核聚變高溫的耐高溫材料。
想要讓可控核聚變持續點火,首先要有能夠承載它的容器。
材料問題不解決。
就算張恒解決了兩大難題,真正的可控核聚變也搞不出來。
這裡麵除了涉及材料學,還涉及了數學,電氣工程,機器自動化等內容。
什麼都不知道,就敢說攻克可控核聚變難關。
老天爺,現在的年輕科研人員都這麼勇嗎?
說話完全不過腦子嗎?
“張恒同誌,如果國家無條件地支持你,你有多大的把握成功?”
不同於一臉活見鬼的曹院士,大長老並沒有感到驚訝。
張恒的特點,不在於懂得多少領域。
而是他的學習和領悟力。
“100%的把握沒有,80%的把握還是有的。”
張恒語出驚人,隻要國家無條件支持他。
提供張恒需要的各領域專家授課。
他就有把握,搞出人類第一台可控核聚變裝置。
“你憑什麼下這樣的保證?”
曹院士幾近憤怒。
“就憑我……”
張恒猛然間將說到一半的話咽了回去。
看向大長老,做了個口型。
讀出張恒口中表達的是龍翼二字,大長老沉默片刻。
隨即,輕輕點了下頭。
“就憑我是龍翼項目的總師。”
瞬間,幾大長老和各部門部長,眼裡閃爍出愕然的目光。
大腦一片空白。
龍翼項目又名反重力飛行器項目。
屬於龍國天字第一號秘密研究。
出於保密需要,張恒在該項目中的角色,起到的貢獻,全部都是特級機密。
其他長老和各部門部長,隻知道龍國擁有反重力技術。
依托該項技術,製造出了堪比黑科技的反重力飛行器。
卻不知道,項目總師早已經換人。
不是王老。
而是張恒!
“龍翼項目是什麼?”
曹院士不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