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拱殿群臣議政
“官家,臣有本要奏!”
禦史大夫李定手握笏板,走上前來深鞠一躬。
“樞密使曾公亮擁兵自重,在雲貴平叛期間曾經不聽號令擅自出兵。”
“雖然剿滅了當地土司,卻也造成了軍馬損失差點釀成大禍!”
大宋的將領領兵出征基本上沒有自主作戰的權利,一切的戰略戰術都是朝中製定,將軍隻能一板一眼地執行。
這也是大宋戰力不足,武將不昌的重要原因。
宋太祖趙匡胤當年就是手握兵權,陳橋兵變得了皇帝的大位。
他非常清楚臣子的威脅更加巨大,杯酒釋兵權之後便再無擁有重兵的權臣出現。
所以文官治國朝堂之上嘰嘰喳喳,對外作戰一蹶不振。
諫官暢所欲言是大宋的傳統,即便是對皇帝提意見也是可以的。
“你這個時候參奏曾愛卿……”神宗皇帝盯著李定,神情眯起眼睛眉毛簇擁在一起。“你可知他正在出使大遼!”
“官家,曾公亮到了太原府將會執掌十萬邊軍。”
“若是開戰,全國的兵馬都會集中到河東一路,到那時曾公亮可是我大宋第一權臣了!”
“所謂養寇自重,他曾公亮盼望著與大遼開戰,這樣一來就可以將利劍握於自己手中!”
神宗皇帝閉起了眼睛,沉思了片刻。“那你們說如何是好!”
“立刻召回曾公亮,不讓他手握兵權!”
“那麼,誰去出使大遼?”司馬光在先帝時就是有名的直臣,即便是他也不能讓諫官閉嘴。“朝中還有誰適合?”
“爹爹,九弟不是樞密副使嗎?”太子清了清嗓子說道:“讓他取代曾公亮去與大遼談判。”
“九殿下年紀尚輕經驗不足,作為曾公亮的副手自然沒有問題。”
“可是,讓九殿下獨自麵對大遼的南院大王……”司馬光神色凝重起來。“他能夠應付得來那些狼子野心的餓狼嗎?”
“臣等以為九殿下雖然年輕,可是卻很有男子漢氣魄!”大臣裡麵很多人都同意李定與太子的看法。“讓大遼見識見識我大宋的霸氣!”
哈哈哈!
老九啊老九,我看你能不能在大遼的朝廷之上說出你那些豪言壯語。
最好彆把小命弄丟了才好!
“而且,我們還有西夏這個盟友,九殿下隻需要按照朝廷製定的方案行事便可。”
“想必大遼也就是想找個台階,若是談不攏在任命曾公亮帶兵出征也不遲。”
神宗皇帝本來就思想跳躍,被這些群臣搞得有些猶豫起來。
身為皇帝確實要考慮的問題太多,一切出發點都是要讓自己的位置穩固。
至於其他的,不是孤家寡人的皇帝去思考的重點。
“好!”神宗皇帝的一個好字讓司馬光雙眼圓睜起來。“曾公亮即刻回京任職,穆兒擔任使臣出使大遼!”
太子與李定對視一眼,故意保持鎮定。
太原府的節度使可是本太子的人,我看你拿什麼跟遼國談判。
……
大旱的天氣使得人困馬乏,還好趙穆用竹筒帶了很多泉水。
“哎呀,九殿下,你這個想法很好啊!”曾公亮喝了一口竹筒中的清水,居然還帶著一些清涼。“不僅可以隔熱,還有一些竹葉的香氣!”
“今年的旱情果然是嚴重!”趙穆一路上看到的都是皸裂的大地,良田已經乾枯。
“大遼也好不到哪裡去!”曾公亮對著趙穆投去讚許的目光。“還好九殿下存了很多糧食,否則真不知道該怎麼辦!”
趙穆知道,隻要挨過今年,明年就會是風調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