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現在天貓超市一個月回款能到多少?這個業績指的是前台銷售還是回款金額。”如果是其他商家這麼和劉斌說,劉斌估摸著直接掛斷電話了。
瞧不起誰呢,才0.1%,但橋霏家他也聽過大名。
“這個月保守點四五千萬應該沒什麼問題,銷售額是平台的,和我們商家無關,我們商家隻看回款,所以按回款算。”吳舟大概估算了一下說道。最近又接連送進去一千多萬的貨,加上之前的一千多萬,隻是這兩批貨就能賣出小五千萬的業績了,再加上這中間陸續的回款再投入......
“咳咳咳......”劉斌一陣咳嗽,被吳舟說的業績嚇了一跳,他原本估計這也就1-2k萬左右,哪想到,比自己估的還要高出一倍多。這麼一算的話,雖然隻是0.1%的提成,那也相當於4w多的提成,也就是說,吳舟直接給到自己的是60w年薪的工作,不低了......
“我要1w+底薪+新產品業績提成的1%,老品的這些業績我不用。新產品,我需要有一定的建議權。”劉斌沉默片刻後,最後卻是開口。
對於橋霏家,他是願意去的,不僅僅是錢的問題,更是成長的問題,即便自己之前的業績多麼的好,但和橋霏家最近表現出來的實力來說,完全就沒有可比性。
能有一個好的學習機會,非常重要。
實際上,即便目前自己處在低穀期,手上的還在合作的幾個合作方,每個月代運營費用也能有個三五萬,實際年收入差不多,而且自己創業,自己的時間自由啊,這不比上班要強多了......
當然,自己創業萬般好,但不好的地方也很明顯,處理的事兒太多,所有的風險都是自己擔著,完全沒有依靠......
至於為什麼不要0.1%*4000w+的業績提成,說不心動那是假的,說完之後,他都有點想扇自己一耳光,為什麼隻要1%的新品提成而不是都要......
不過決定了,當然就不能反悔。
再說那些老產品能做起來和他沒有關係,這種錢相當於白拿,沒意思。
還是希望拿自己實際的運營成果分成。
“好的,沒問題,什麼時候來入職。”吳舟直接同意。
“您把地址發我一下,我定一下機票,確定好發你,最遲後天過去。”
敲定了一個好運營,吳舟這邊也是心下大定。
劉菲雖然也是儘職儘責地在做著事兒,但是創新思維還是有些不足。
很多邏輯展開的事兒,甚至需要吳舟特彆提醒之後,才知道如何執行。
換個角度說,就是變通能力不足。
這種員工比較適合執行策略。
所以6月份,公司整體業績衝刺的很猛,但是吳舟挺累的。
活動推廣,推廣什麼產品,近期哪些產品表現的好,產品應該如何定價,貓超的活動哪些適合報,哪些不適合報名等等,再到行業有沒有合適的新品可以嘗試等等......
重要的事兒,幾乎都需要吳舟決定。
在劉斌說道,想要新品1%提成的時候,吳舟當即感覺,劉斌就是自己需要的人。
天知道,在找新品這塊兒,他耗費了多少時間。
劉菲執行的很好,很負責,但沒有那種主次的概念。
如果劉斌真如喬木所說的,吳舟相信肯定可以幫助自己節省很多的時間。
那樣的話,自己也就有了更多自由時間可以支配。
資本家,不就是用錢來買自己的時間嘛。
把價值低的事兒交出去,然後不斷的優化自己的時間,提高自己時間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