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5. 桃花鐲(2 / 2)

於是,第二天,他便踏上了黃山之旅。

來到這裡之後,他愕然的發現,這哪裡是療養院,根本就是偏遠鄉下的艱苦生活,老中醫看著倒也靠譜,每日裡給附近的村民看病開藥,采采中藥,有時候也四處雲遊,幫人治病。

病人就他跟楊本芬兩人,楊本芬來得比他早半年多,據說是家裡房子賣的賣,錢借的借,病情卻沒有好轉,並且急轉直下,醫院裡已經給了病危通知書。

可家裡不管是丈夫,還是兒子,都不肯放棄,聽了大媽的忽悠,馬上借貸籌集了十萬元,非要將楊本芬送過來。

看著丈夫和兒子殷切擔心的臉,楊本芬最終也沒能說出放棄治療的話,聽話地來到了這個偏僻之地。本來楊本芬的丈夫是要留下來照顧妻子的,卻被妻子勸退,家裡已經到了揭不開鍋的地步了,再不賺錢,兒子的學費都沒得著落,親戚那裡實在不好再借錢,人總還是要自己想辦法的。

這裡是黃山風景區外的一個偏遠村落,老中醫租了村裡兩套相鄰的老舊房子,房主人早就一家搬到市區去住了,這裡設施都很原始,連自來水都沒有。剛來的時候他們著實經過了一段適應時期,可後來漸漸的竟然喜歡上了這樣簡單原始的生活。

所有的一切都要自己親自來做,打水、洗衣、做飯、打掃衛生,剛開始楊本芬身體承受不住,就隻做做飯便已經耗儘了一天的力氣,後來慢慢的,身體開始有勁,做的事情也就多了起來,甚至還自己種了一個小園子的菜。

宋林聽了楊本芬的治病經曆後,漸漸有了些信心,但始終是有些存疑的。直到一個月後,他的身體症狀明顯開始變好,精神也越來越好,他這才將帶來的書翻了出來,每日裡起早讀一讀。這是他從小養成的習慣,父親是個愛讀書之人,在他的記憶裡,彆人的父親都是有空就推杯換盞,或者麻將桌上揮揮灑灑,他的父親不一樣,一杯清茶,一本書,就可以坐一天。

小小的他,便開始模仿父親,一日不讀書,便覺得少了什麼。

直到後來輟學出來打工,也時常要帶著本書,每每捧著書,便覺得父親還在身旁。

打工的時候,他時常被人打趣,這麼愛讀書,怎麼才隻讀了個初中,他從來不反駁,夏蟲不可以語冰,心裡想:讀書跟上學有什麼關係?

翻開《古文觀止》,放了三十來年的書已經泛黃,上麵的筆記有稚嫩,有成熟,前者是父親年少的筆跡,後者是父親成家後再次翻看留下的。

看著這些字跡,他仿佛看到了父親年輕時稚嫩的模樣,也有大清早胡子拉碴磨蹭他臉皮時的模樣。

“爸爸,媽媽,看來天無絕人之路,這是不是你們送給我的救命之路?”

龔文燁滿意地看著自己兩個病人的病例,兩人都在好轉,楊本芬治療大半年,已經頗有成效,待到十月份應該就差不多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