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己知彼,將心比心。酒逢知己千杯少,詩向會人吟。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相逢好似曾相識,到老終無怨恨心。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易漲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複小人心。運去金成鐵,時來鐵似金。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
才走到書房門口,就聽到清亮的男童讀書音。
葉予初詫異了一下,隨即抬起腳步走了進去,就見落地窗前,果果正捧著本書在那裡搖頭晃腦地背著。
何院長也在一邊的大書桌上寫著什麼,鍵盤音敲擊不斷。
而此時書房的鬨鐘正指著五點半。
葉予初腦子裡隻冒出一句“言傳身教。”
她身邊的這樣的例子還真是少有得見,大多數人,從學校離開之後,就不再讀書,更不要說陪孩子讀書了。
關心孩子讀書最多就是平日裡多念叨念叨,或者監督孩子有沒有在看書學習,基本不存在陪孩子看書的場景。
她的父母就是典型的這類父母,每每看到她和哥哥在玩,或者看電視,就會說幾句,非得看到他們去讀書寫字才能放心。這個時空倒不存在這個問題,因為她跟哥哥都太自覺了。
剛剛出來的時候就碰到哥哥出去練拳法了,說來也是好運,或者說當人發光的時候沒人看不到這光芒。
三月初的時候,他在公園裡練跆拳道,練完收工的時候,一位老者跟著他追問,要不要跟他學魚門拳,他還以為遇到了騙子,誰讓老者一身衣服灰撲撲的,頭發淩亂,不修邊幅,看起來就跟流浪漢一般。
誰知對方很是執著,一直跟著葉嘉到小區門口,見葉嘉要進去,急了,直接拿起一旁的掃把,一手震斷,話說這招是鎮倒了葉嘉。
門衛保安也被他嚇了一跳,差點拿警棍過來逮人。
葉嘉的身家他們都是清楚的,還在想是不是有人要光天化日之下綁架他,這樣的話他們可得保護好他,後續說不定就能吃香的喝辣的了。
葉嘉連忙跟保安解釋一番,聽是虛驚一場,一個年輕保安還頗為遺憾的摸了摸電棍,說了聲,“好機會溜走了。”
葉嘉連忙將人請到一旁的早餐店,兩人一人一碗粉,邊吃邊聊起來。
老者名叫張梁,原來是寧城魚門拳的傳人,魚門拳是湖陽省的拳種之一,屬南拳類。相傳明末清初年間,有戈定、韓通、董奎、趙玄、薛禮、鐘師6位武林義士,隱於寧城泉山金鳳峽,因觀魚在水中穿逐轉躍之妙,漁人撒網用力之巧受到啟悟,共創此拳,故又名“魚門六家藝”。清末,陳光周(寧城人)到江城傳授魚門拳,名噪一時。
這個時候的魚門拳已經沒落,傳人也就他一人了。
說起這個,老者唏噓不已,華夏大地拳種三千,流傳下來的少之又少,人們知道的更是少。
現如今,人們學的都是跆拳道、擊劍等國外的功夫。
葉嘉看著老者誠意懇懇,又兼的確有一手,便答應拜師學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