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咦,小初,佳芸,快來,正說這個怎麼畫呢,快來幫我看看。”劉奶奶在院子裡中氣十足喊道。這老人家自從跟著一眾老太太開始搶購、跳廣場舞之後,日子豐富不少,身體也好多了,偶爾說起一起,還自己覺得不可思議,怎麼能把好好的家折騰成那個樣子。
其實,誰又不是呢,人都想要把自己活好,過好,但有時候就仿佛中邪一般,偏偏要一條道走到黑。
院子裡麵再不是從前的堆滿各種廢品,種了一些蔥、韭菜和上海青,老太太倒也不是不喜歡花,就覺得種花有點浪費,又不能吃,又不能乾嘛的,種來除了好看,沒什麼用。
院門是開著的,葉予初跟著媽媽一起走進去,老人家不喜歡搞太多花樣,除了菜地,其他地方都是水泥地,方便打掃,又不容易打滑。
走起路來倒是方便得很,走了不過兩分鐘,就到了劉奶奶跟前。
劉奶奶在空曠的地方擺了個畫架,正在描菜地的樣子,密密匝匝、錯落有致的菜,在陽光下頗為生機勃勃,看著就很有生活氣息。
“你們看看,總覺得哪裡不太好的樣子,但我又看不出來。”劉奶奶看著自己畫出來的畫,眉頭皺得緊緊的。
葉媽媽端詳了一陣,不太確定道,“這個光線總覺得有點不太對,我也不懂畫,瞎說的啊。”
劉奶奶聽了又去細看自己的畫,恍然道,“啊,原來是光線的問題啊,是的,我這旁邊有一棵琵琶樹,光影的確是有變化的,這個我還真是沒注意。”
說著就開始動筆改起來,葉予初看著她熟練的樣子,心裡不禁為她感到高興,劉奶奶年輕的時候其實是學過素描的,那時候曾有過成為畫家的夢想,隻是後來結婚生子,忙於家務,漸漸的所有的那些想法都成為了過去,現在這麼大年紀重拾畫筆真的令人敬佩。
人似乎總在矛盾中前行,少時夢想那麼遠,那麼多,不明白追夢的艱辛,也不明白如何去追,等大一點了,就要麵對現實的生活壓力,強迫放棄曾經的激情,等到年紀再長,就成了一個隻為家庭而活的機器,努力的扮演好丈夫、妻子的角色,耄耄之年以為能夠過幾年舒服日子,結果還要為子女的下一代繼續奉獻,哪怕像劉奶奶這樣,子女遠在天邊,不需要幫忙的,也早就失去了所有激情,隻剩下孤單追隨左右。
《月亮與六便士》裡那個為了月亮拋棄所有的人,似乎也拋棄了所有世俗的情感和欲望,隻想將生命裡所有的力量都奉獻給藝術表達的欲望,可悲、可憐、可歎、又可佩!
這種選擇暫且不去置評對錯,隻說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和屏蔽外界聲音的力量,就不是普通人能夠做到的。
看著劉奶奶將畫作改好,幫著她一起將工具搬到書房,書房就在客廳旁邊,原先的大客廳被改小了,一樓兩間房,一間作為兩老的臥房,另一間本來不大的,因為客廳的讓位,比原來大了三分之一,卻也沒有裝很多的東西,漸漸大大的一張大桌子擺在靠窗的位置,一麵牆上做了一排架子,老人家不太喜歡看書,沒有幾本書,主要用來堆放紙張筆墨,以及一些石膏。
角落裡,葉予初看到厚厚的一堆畫作,隨手拿起來看看,就覺得很不錯。
“那個啊,都是練手的,過幾天就該拿去賣廢品的那裡了。”劉奶奶笑嗬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