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捐款的話,你是想將剩下的慈善基金都投進去?”元嶽問。
“嗯,都投進去吧,我看了,許多人家都損失慘重,能夠幫一把就幫一把吧。”葉予初喝了一杯茶,醞釀道。
“好,就這麼辦吧。所幸我們對貧困山區的孩子捐助在一月份時就全部給出去了,不耽擱孩子們上學。”
“嗯,對了,你說的想要投資的項目是什麼?”葉予初好奇道,這麼多年,元嶽基本沒有提出過自己的投資主張,都是投資部進行資訊了解後,經過大家的一致投票來決定。
“我想要投資掃地機,或者其他智能機器人方向,我覺得這是未來的趨勢,也許投資期長,資金大,但收效絕對也大。”元嶽最近近距離圍觀了霓虹的機器人比賽,對這個行業萌生了巨大的期待。
當然他也不是無的放矢,這個行業,明眼人都知道將來絕對是新興行業,也絕對是比其他各種行業的壽命長,來錢多。
隻是這個行業的缺點也很明顯,如果一直燒錢,沒有成果的話,壓力會很大,而且即便有了成果,能否投產都是另一回事。不確定性太多,但資本的流動本身就存在不確定性,而這不確定性才是撬動龐大資本的根本。
葉予初很意外地瞟了元嶽一眼,一向穩重的元嶽居然有個機器人夢。不過掃地機器人確實可以進行研究,這在未來的另一時空就已經投產了,隻是由於技術不夠成熟,還沒有得到普及。
“我們可以先投入掃地機器人,這個市場絕對巨大,還有洗碗機。”葉予初說道。
元嶽問:“你這是想在家居產品入手?”
“嗯,隻要技術成熟了,家居類的產品不愁沒有買家,就跟護膚品一樣,哪怕世界再如何變化,這類產品也有買家,隻要技術跟得上,基本就不會被淘汰。如果想要集團長久,最重要的還是多投資在民生科技類。”
“嗯,你說的有道理,不過,我們是不是可以考慮研發一下機器人?我感覺這才是潛力巨大的方向。”元嶽還是不太甘心,掃地機隻是他隨口搭上的,機器人才是他目前心心念念之所在。
葉予初意味深長地說:“機器人在哪個國家都可以自主研發,在我們這兒,不好出成績。即便出了成績,能否應用也不在我們。”
元嶽聽了,背脊一陣發涼,是啊,他怎麼突然就昏了頭呢,這個方向是潛力巨大,但也不是一個企業能夠做的,大環境下,恐怕到時候還不得自由了。
說了兩句葉予初就不再多說了,這個可以說是特有的意識形態,有其有利的地方。
“我看沐浴露和洗發水,完全可以成立另外一個日化廠,就叫“花仙子”這麼樣?”
“可以,那我就在旁邊蓋一個廠?還是另選一個地方?”
“另外買一個地方吧,這邊未來也許還要擴展,留點空間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