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玲玲躊躇不定,害怕歸害怕,好友一起寫書的誘惑還是很大的,她現在自己獨立寫書的能力還是欠缺的,如果能夠多跟這寫寫,也許自己就能寫出屬於自己的好作品來了。
儘管《被嫌棄的淩子》有了不少的讀者,也成為了暢銷書,可熊玲玲骨子裡的不自信還是讓她需要比彆人做更多的準備,才能相信自己。與其說是戰勝了自卑,變得自信,不如說是找到了讓自己自信的路徑。
她知道自己隻要多做準備,多思索,多行動,就能自信起來,這條神經看起來也越來越粗,她已經越來越少不敢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喜歡寫作,就一直寫下去,喜歡插畫,也報了班學習,喜歡出去旅行,就約好友們一起經常出去旅行,愛看的書,立刻買下來,愛穿的裙子,立刻掏錢。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哪怕是有不靠譜的家人,她也開始學會了拒絕,自從掏錢買了彆墅,後續的生活費她不再出,其他的父母明示暗示也好,她都當沒聽懂,甚至直接拒絕。父母也第一次感到自己理虧,她成年了的話,那還好說,關鍵是讓沒成年的女兒出錢給家裡買房,他們自己都不好意思出去說,那顯得自己是有多無能。
最主要的是這樣的事情他們也不敢鬨得太狠,讓外人知道了,肯定要戳他們脊梁骨的。
她也並非是不顧親情,不孝順的人,隻是父母從未想過靠自己努力打拚來給兒子一個好的未來,看到她能賺錢後,就一直打她的主意,這如何叫她不心寒。
這世上哪有什麼無條件的愛,父母都不愛她,不替她考慮,她為何要掏心掏肺地為他們?
有時候她想,弟弟被他們這樣養大,對他自己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的確是躺著就有人補貼,可習慣了躺著,一輩子也不能發揮自己的潛力,奮鬥出自己的一片天地,這一身的潛力不是浪費了嗎?難道一輩子就隻為了喝姐姐的血?仰仗彆人過活?
這些話她想得多了,就開始釋然,好處她弟弟的確得到很多,可她弟弟也被父母毀了,無論是心性,還是能力。
應一切緣,關照自己的情緒,隨緣起緣滅,現在她就是這樣的心態。
“我去找幾本相關的書看看,先找找靈感。”許雯說道。
葉予初笑笑,隨她去了。許雯通常是需要彆人定好框架後,她自己負責某一塊兒時能夠有出乎意料的靈感,讓她來從頭開始寫,那是不可能的。
將筆記本掏出來,插好電,葉予初就開始設定框架和主要人物。
她的寫作習慣是但凡有點靈感,甚至沒有靈感,也先寫了再說,隻有開始行動,想法才會一個接一個的出來。
題目暫定為《攝人心魄的眼睛》,圍繞一個送鬼師的眼睛來寫。捉鬼師是一個心寬體胖的女孩,一雙眼睛水靈靈的,是唯一叫人難忘的地方,這雙眼睛能夠看到鬼的過去,通過對過去的解讀,找到孤魂野鬼遊蕩世間的理由,送他們離開。
熊玲玲想來想去,還是決定跟著好友一起走,便也跟著許雯一起找書看去了,兩人從未看過鬼故事,要寫,那也太為難人了。
“小初,你就開始啦?”熊玲玲接了五本書回來,就見葉予初已經寫了好幾頁,吃驚不已。
“嗯,突然來了靈感。”葉予初頭也不抬道,手不停地跳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