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文筆不錯,最近心理學也小有所成,將這兩個元素放進去,一定能夠大放異彩。”葉予初繼續說道。
“那我試試。”
就這樣,《銅羅》誕生了,這是個女心理醫師的成長曆程,女主銅羅出生在南方的一個小鄉村,父母一心想要生個兒子,在前三個女兒出生後,兩人決定先給兒子取個名字,銅鑼是鄉間有喜事時最愛用的道具,兩人覺得特彆響亮,就給兒子取名銅羅,名字都有了,兒子肯定會來的。結果第四個孩子還是女兒,也就是女主銅羅。
女主父母見四個都是女兒,基本絕了生兒子的心,但懷孕了自然還是要生的,在生了五個女兒後,終於生下了老小,小兒子。
年長的幾個女兒完全被當做工具人一樣養大,要麼為了彩禮,要麼為了彆的什麼,總歸是都養大了,但也都被教育要以沒見著影子的兒子服務。都是鄉裡鄉村的,也不算過得多悲慘,大家都差不多。山村裡女孩不是壯勞力,做不了太多農事,自然都不被當數。
世間萬物都是利字當頭,能提供價值自然受重視,提供不了,自然棄若敝屣。
銅羅的名字注定她比幾個姐姐日子要好過些,兒子的名字,她的父母每每叫來雖心裡難受,但總歸有幾分移情,在第五個女兒出生後,就更是如此。
但這樣的好運終止在小兒子的出生,好在那時銅羅已經十八歲,亭亭玉立,還考上了中專。
許是背負著兒子的名字,銅羅比一般的女孩更加明白知識改變命運,拚了命地讀書,希望哪怕自己不是兒子,也能讓父母讚一聲女兒好。
憑著這股勁兒,她一直努力,再努力,比很多人都拚。
人生之敗,非傲即惰,隻要勤快了,一切問題都好解決。
中專哪怕父母不給生活費,銅羅也靠自己撐了下來。
之後一路專升本地讀下去,還成了公費生,遠赴米國讀心理學,在那裡她學習了最先進的心理研究知識,解決了不少自己的心理問題,也開始幫助那些有心理問題的人卸下情緒包袱,這個過程中會遇到許多有趣的、恐怖的、離譜的事件,熊玲玲一向善於心理渲染,加之心理學知識儲備紮實,文筆也很好,讀來叫人回味無窮。
風光小說網站的首頁推薦裡就有《銅羅》,她的粉絲也呈幾何倍地增長,小叔說,如果這個勢頭保持下去,後麵出書,甚至被購買電視版權都是有可能的。
“恭喜宿主,完成幫助熊玲玲樹立自信心的任務,任務獎勵:超級洗眼水。”
沒想到,不知不覺間,這個任務就完成了,甚至她都沒做什麼。
其實自信心的樹立,完全是個人化的事情,彆人再如何給你細數你的優點,你也不會相信,隻有不停地做事、曆練,一次次地收獲成功的喜悅,自信心自然而然就鑄就了。
所以,要成佛,也需得入世去曆練。唐僧也得經曆九九八十一難,一難都不得少。
葉予初試用了一下洗眼水,閉著眼睛讓洗眼水在眼睛裡保持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