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襄城鄉下
這裡不同於湖陽省大部分平坦多河湖的地形,到處都是山,一重又一重,因而哪怕是現在了,這裡的人民仍舊過得不寬裕,勉強過活的狀態。
時茂彥看著窗外飛速而過的竹林山海,這次的心情不再沉重,他終於能給家裡帶來改變了,不再是過去的希望。
不知車子開了多久,繞了一圈又一圈山路,終於到了熟悉的村口,一個粗壯的銀杏樹立在那裡,像是在守衛這個靜謐的村子。一樹的金色葉片遠遠地便很刺目,沒到這個世界,不懂欣賞山村的村裡人也要在這裡多駐足一會兒。
來的時候已經比較晚了,家家炊煙嫋嫋,此起彼伏的喊娃吃飯聲能傳很遠,還有喊半天沒回的老娘就站在門口開罵起來,鮮活極了。
看到大伯從地裡回來,時茂彥忙放下車窗,喊道,“大伯!”
大伯驚了一下,本來以為是經過的車子,沒曾想侄子在裡麵,“彥崽兒,你咋這個時候回來了?還坐著小車?”
“有事回來的,大伯,待會兒過來家裡坐坐,我先回家了。”時茂彥扯著嗓子道。
這次也是司機大叔送的他,司機大叔姓張,單名一個輝字,很普通的名字,人也跟名字一樣,淹沒在人群裡都不會讓人多瞧一眼。張輝見他看到熟人,慢慢地開著車,但哪怕再慢,也一會兒就過去了。
大伯從遠處田埂過來,從那邊小路回去還快一些,時茂彥就沒讓張輝停下來等。
一路上又遇到幾個村裡人,時茂彥一一打招呼,這個村都是同姓同族的,基本都是親戚,關係也比較和睦,跟彆的村子不一樣,同一個祖宗,很多事就好商量了,實在處理不來,村裡長輩出麵,也能將事情談妥。所以十裡八鄉,時家村也是有名的團結村。
大家看到時茂彥坐小汽車回來,都很驚奇,想著待會兒吃晚飯一定要去時茂彥家看看,是不是孩子有出息了。
時茂彥家在村子的中心地帶,最中心是一個小廣場,這裡沒到豐收季節就會曬滿麥子,也是孩子們最喜歡來玩耍的地方。
他家坐北朝南,在最好的一個位置,這還是先輩努力得來的,他的祖輩當初在這時家村也是說話有分量的人物,曾經做過族長的就有三位,所以曾經這裡是時家村最好的宅子。
張輝將車子停在一棟古宅麵前,說是古宅,其實也就一百多年的曆史,隻是建築風格跟當下全然不同,保持著古典美。
從外麵看,有著石墩子,飛簷黑瓦片,白牆,黑色的窗欞,看起來還真有幾分美感,但進去之後就不那麼美好了,裡麵高高的房頂,光亮不夠,有些陰森,再加上年久失修,地上的岩石已經凹凸不平,是的,地板還是岩石磨成,而房頂的木頭也灰撲撲的,甚至能看到燕子窩。
走進去,除了堂屋,其他都是房間,兩邊空地則圍了個小園子,柵欄四周長了些有刺的花,園子裡種了各種蔬菜,這個時節地裡一片豐收之景,看得出來平時照顧得很精心,蔬菜長得水靈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