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我一定把它拍成一部好電影,讓全國的觀眾都知道它。這個題材真是太好了,都說行行出狀元,可現實是很多人都逼著自己一條道走到黑,父母也不相信孩子其他的天賦。這個電影很有教育意義,而且形式是歌舞劇,有趣又有看點,開創了國內電影的新形勢,我很看好它。”
陳俞安越說越興奮,這個主題根本沒有人拍過,印度那邊倒是有一些,但篇幅太長,不夠豐滿,一般隻有搞教育的人才樂意去看看,《尋夢》的題材是關乎所有家庭的,受眾廣,內容新趣,許多對話都很有意思,觀眾如果看了,必定成為這一塊的經典作品。
“謝謝您看好《尋夢》,那就都交給您了,您看看預算是多少,給個估計,我好把錢轉給你,我們五五分成你看怎麼樣?如果你覺得少了也可以七三分成。”葉予初看重的不是錢,而是這部電影的上映,如果成功上映,並且效益不錯,她以後可以在這方麵使使力。
“五五已經很好了,我答應,謝謝你對我的信任。”說到後邊陳俞安聲音哽住了,上次被信任的時候仿佛已經是上輩子的事了,風光無限時總覺得時間飛逝,處境艱難時度秒如年。
“我成立了一個影視公司,現在基本還隻是一個空殼,專門運作《尋夢》這部電影,如果發展不錯的話,後期可能還會投資其他的電影。”葉予初說道,這個想法在讓陳俞安過來之前她就有了,並且找了張國芳導演詢問這方麵的事務和人才,對方推薦了一個人過來,葉予初通過交談覺得可以,便讓他暫時運作公司的一切事務,現在正處在百廢待興的狀態。
“如果這次大獲成功,我希望小初能給我個機會讓我加入你的公司。”陳俞安認真道,他這幾年沒戲拍,就一直在研究到底如何將自己想表達的思想跟電影結合,讓大眾既喜歡看,還表達了自己的深度。
他有預感這次他一定能夠成功,成功了他也不想再自己一個人單打獨鬥了,葉予初他看得出來是個適合的合作者,再加上將他從穀底拉出來的恩情,他願意一輩子蹲在她的公司。
葉予初驚訝道,“如果成功了,各種資本都會蜂擁而至,您根本不必加入任何公司。”
“說實話,我已經厭倦了這樣漂泊的日子,背靠大樹好乘涼嘛,再怎麼樣有公司呆著,都不至於吃不上飯,我自己是個不會過日子的人,風光時大手大腳,失意時日子都過不下去,老婆孩子都走了,我也是沒臉見他們了。”陳俞安說著抹了臉,男人有淚不輕彈,他流不出眼淚來了,所有苦水都往肚子裡咽。
葉予初聽他這麼說,也是一陣心酸,遲疑了下道,“您看,要不這樣,您可以把老婆孩子接過來,我這邊影視公司正好招人,孩子上學問題也好解決,百花釀自己就有中小學。”
“真的嗎?”陳俞安先是一喜,後又黯然,“她恐怕不會願意過來,她對我太失望了。”這幾年妻子總勸他不能拍電影就做點彆的,總能把家養起來,他學曆也可以,隻是他總放不下電影夢,陪他耗了幾年,妻子實在撐不住,也看不下去,隻能黯然離開。他不知道他現在去找她,她是否能夠再接納他。
“不試一試怎麼知道不行?”
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