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下《悉達多》,葉予初腦子裡閃過在知乎上看到的一個評論:
讀《1984》意識到“痛苦產生快樂”;
讀《美麗新世界》意識到“快樂是痛苦的源泉”;
《悉達多》意識到“痛苦使人澄澈,快樂滋生迷惘。
讀完《悉達多》,像是經曆了一場靈魂之旅,跟隨悉達多從眾多的欲望沉迷裡走進絕望,又在河邊與智者船夫沉浸在河流的教導中,萬事萬物都蘊含著智慧,非語言知識可表達,表達出來的東西總不夠圓滿,總是充滿了分彆心,智慧是隻能體悟的。
唯有走過萬千欲望,衝斷萬千衝突,才能最終走向寧靜。然而也不必著急,我們一直和最終的寧靜智慧是合一的,時間是幻象,我們至始至終如同河流一樣,更新流動著,開頭和結尾是同時存在的,或者從沒有開頭,也沒有結尾。
萬千繁華走過,悉達多跟隨自己的心找到了一條自己的修行之路,我們何嘗不是如此,要跟隨自己的心,去找尋屬於自己的路,無人可幫選擇。
高考放假三天,葉予初一步也沒有踏出家門。幾個小夥伴都來家裡住,好在家裡彆墅大,房間多,一個人一間房都還有空房,但小夥伴們都喜歡擠在一塊,哪怕是睡在地板上也覺得有意思。
葉予初拿她們沒辦法,就在地上鋪了厚厚的被褥,睡上也不會覺得硬邦邦的,小孩子也不會睡很軟的床,這樣剛剛好。
大家擠在葉予初的房間裡,儘管房間不小,住進四個人之後,也不夠大了。
葉予初的梳妝台旁邊有一個很大的全身鏡,幾個小女孩最喜歡玩換裝遊戲,熊玲玲自從去年下狠心減肥,就一直堅持鍛煉,現在也不那麼胖了,也就比一般小孩看起來壯實一點。
人的體質真的很不一樣,有的人怎麼吃都還是瘦,有的人哪怕喝口水都能長肉。
熊玲玲就是後者,她家的夥食一直都不怎麼好,又由於重男輕女,有好菜時父母也會特意留給她弟弟,並不會給她分多少。就這樣,她還是長得一身的肉。
這樣的結果就是她要減肥比彆人要難得多,要吃得更少,還要加重鍛煉力度,不然就沒有效果。葉予初有特效減肥藥,但隻有三十顆,並且一顆隻有一年的效果,她都存著準備留給她爸爸用,葉父現在還不胖,但慢慢地就會越來越胖,以後還會發展成三高。
這是軍人比較容易出現的狀況,年輕時高強度訓練,退伍後不加節製,不鍛煉身體,就漸漸地比會比一般人還胖。加上葉父現在吃食一向油膩,這是必然的結局。
三十顆給父親用也就剛剛夠用,葉予初隻能在心裡跟好友說抱歉了,她儘量帶著熊玲玲一起鍛煉,給她更多彆的幫助。
葉予初的房間是二樓裡最大的一間房,裡麵有衣帽間、小型軟沙發,小茶幾,整體風格偏軟暖,跟她之前鄉下的房間有很大的差彆,她想這也許是心境變化了,極簡的房間讓她有目標明確之感,軟暖給了她受到寵愛的感覺。
她很喜歡這樣的風格,人之所以能夠幸福,不是因為外在多好,不是因為彆人的給予,而是內在穩定的給予源,一個人越能自己滿足自己想要的物質、精神上的需求,那麼內在就越穩定,這種穩定平靜就是一種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