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乳業是葉予初跟二伯合夥開辦的公司,二伯負責生產,葉予初負責銷售和推廣,這可多虧了她主持的古詩詞開了個頭,後邊寫起來就容易了。葉予初每天大部分時間都用來構思小說架構,科幻小說不再看了,此時再看容易被牽著鼻子走,寫出跟看的內容一樣的情節,不利於自己創作。
她開始看些彆的類型的書籍,比如古詩詞、文言文、文學名著。尤其是莎士比亞的書,當然不是《羅密歐與朱麗葉》,她把四大悲劇《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一一看完。
其中對於人文主義理想與現實社會惡勢力之間的悲劇性衝突及理想的破滅的過程,給她很多啟發,寫文除了要來源於現實,還要有藝術化的升華,衝突和矛盾是小說裡必不可少的元素,毫無漣漪的小說難以贏得觀眾的心。
再一個,葉予初看的版本是孫大雨先生翻譯過來的版本,孫先生是我國第一位用詩體翻譯莎士比亞詩劇的學者,他的譯本以他本人所創建的音組體製的五音組素體韻文移譯原文的五音步索體韻文,具有獨特的風格和魅力。這對於她錘煉文字,感受漢字之美很有意義。
英文版本的她之前其實就看過,英文在這幾百年間發生了一些變化,有些表達不是那麼好理解,所以她更多的是看中其中的故事架構和背景。
為了寫文她特地買了個能夠舒服靠著的椅子和小圓桌,將上網本放在腿上打字,旁邊的小圓桌上擺著水和做記錄的本子、筆。
每次一坐就是兩個小時,儘量不起來做其他事情,否則,容易精力分散,之後再要專注又需要時間。
為了爭取更多的時間,葉予初每天還會在空間裡待十二個小時,不是在裡麵看書、就是寫文,或者學點其他的什麼。人的大腦在無事可做的時候其實是最累的,要休息,隻要換個事情做就行了,無所事事會讓消極的想法占據大腦,徒勞的消耗自己的精力。
不知道彆人是怎麼樣的,在她的底層邏輯裡,不學習的人生是沒有意義的,每天學點東西,開發腦域,才是幸福的人生。
為了更加輕鬆、簡單、自由地完成自己的作品,她給自己設計了一個心理狀態,她要在完全沒有任何預設觀念,沒有任何恐懼和期待下,自由地寫科幻小說。
《張悅然-平行世界曆險記》有一半就是在空間裡完成的,張悅然靠著從平行世界帶來的東西和母親過上了舒服的日子,但好景不長,這種行為讓另外一個也能穿行平行世界的人發現了,他開始追殺張悅然。
張悅然唯一的優勢就是她是這個世界的原住民,可以隨時發現追殺躲避開來,但她的弱點是她的母親,在這追逃之間,這個世界的特殊組織漸漸察覺到了這一詭異的境況,張悅然不得不在特殊組織織下的保護罩下生活,並為他們提供需要的東西。
另一時空是個比這個世界更加先進的所在,張悅然一次次將那裡先進的東西盜過來,讓這個時空裡的國家更加強大,其他國家特工察覺後開始搶奪張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