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錢是苦出來的(2 / 2)

平原大時代 棟梁A 6050 字 2024-04-06

想吃,都想買,但不下手說明囊中羞澀。看著山區家家戶戶門前的花生秸垛子堆的老高,他突然一拍腦袋,“老二啊,虧咱還是大學生唻,你看家家戶戶都種花生,他們家裡缺錢但不缺花生唻,花生也是稀罕物硬通貨唻,擱老家可比魚搶手多了。咱搞原始點,以物易物行不行?”

“對呀,我怎麼沒想起來呢,經濟學不是說稀缺的就是有價值的嘛,這花生擱咱那可值錢唻。”

魯南的鄉親們靠山吃山,靠著廣袤的沂蒙山區,家家戶戶都種了不少落花生。尤其山脈東南端,空氣純淨、山泉豐富、土壤肥沃,硒含量特彆高。花生好養活,落地生根,隨便找個山凹就能種下一片花生。種下一粒米,收獲一瓢果。要說誰家缺這玩意那這家得懶惰到何等地步。

有時候事情轉機就在思想轉變的一刹那。尤其是商品營銷,一個點子就能化腐朽為神奇。很快,滯銷品變成搶手貨,隨著花生換魚的吆喝聲,弟倆把魚換成了滿滿一車殼花生。

泇水人多地少,大多地都種了糧食,油脂食物這一塊缺的厲害。弟倆拉著花生往泇水一倒騰,不要他們問事,爹一個人看著車子很快就賣光了。僅僅是多走了三十來裡路。一車魚就從十二塊變成了三十塊,整整多了一倍的錢還不止。

商道,商道,無論大小生意都有道道擺在那裡,找對了路,這買賣就好做。一天一趟,一直到年根,灣子裡的魚也倒騰差不多了,爺仨掙了三百多塊。這學費路費是夠了,生活費也有個七七八八了。

人有錢,底氣就足。

一家人開始商量給孩子置辦行李。出門在外怎麼也得有一套得體的衣裳。黃芩帶著兒子去趕集,在街上走了一個上午也沒選著合適的。嘉恒腳都逛酸了,覺得比收蘆葦還累。逛的實在有些不耐煩了,“彆逛了,這街上都是給咱這些大老粗穿的貨,孩子在這買不著合適的。下午去農場找恁叔想想辦法,那裡是咱的小上海唻,那麼多教授有文化的人不可能不懂時尚,人家的眼光得比這大街強十倍百倍的。”

小弟倆被爹這個時尚這個詞刺激的齜牙咧嘴地笑,彆說,咱爹詞用的還真時尚。

三狗正在為解散農場忙碌著,市裡來緊急通知,年前農場就得關閉,裡麵的人各回各家各找各媽。現在各項工作都鋪開了乾,任務繁重,時不我待,隻爭朝夕!不可能讓這幫高等人才閒在農場曬暖。

農場裡嘈雜的很,大貨車開始把領導和教授們的家往城裡搬,教授搬家很有特色,家具很少,都是成套成套的書和各類儀器,需要輕拿輕放。搬家工人還不太適應,小心翼翼的提不起速度。

三狗忙的一頭汗,跑來跑去,拿著名單核對。都是神仙,他哪一方都不願意得罪。一處考慮不周,讓人家心裡不舒服,以後怕是再花心思彌補也無濟於事。

沒有人願意被彆人輕視,誰都不想自己成為最後一個離開農場的人。三狗最後調撥來的五十輛大卡車,他都交代好了,下午三點準時發車,共進退,提前落後都拿不到錢。

這相當於一次部隊後勤戰略大退卻,人嚷馬嘶,瓶瓶罐罐,叮叮當當,需要精心組織。

當農場的鐘樓敲響三點的鐘聲時,總算安頓妥當,卡車開始發動,鞭炮齊鳴。三狗現在農場大門口一一向離去的人微笑招手示意。

“慢點開,祝你們一路順風。再見,再見!”

客走主安。

農場總算在鞭炮的硝煙裡慢慢靜下來。人們都有些感慨,一個時代總算落幕了。

“走吧,到我辦公室喝茶。”三狗熱情的把爺仨讓進屋裡。

“三狗,這農場就這麼空了?”

“空了!以後這裡整體建成建材廠。”

“總有些不舍唻。”

“啥舍得不舍得的,這是曆史的進步唻。嘉恒哥,你這是來給教授們送行的麼?”輕鬆下來,三狗開起了玩笑。

“不咋,原來想到農場讓你參謀參謀給孩子買件衣服的唻,不曾想農場都空了,這事鬨的。也算見證了一段曆史,這趟沒白來。”

“哎,你彆說,你還真找對我了。”

“怎的?”

“都急著搬家,把一件事忘了。劇場庫房裡還堆著好多上麵發下來的衣服和布料唻,本來備著春節彙演用,這都回家了還彙演個鬼。閒著怪可惜的,我帶你們去試試,看能挑幾件出來不。”

林苗苗也來了,她帶著兩個孩子挑衣服,“先挑揀呢子大衣,這玩意不容易過時,小領西裝得要,南京、上海人好這一口。”但西裝隻有一套,興邦讓給振邦穿,“以後你是上海人,我挑件四個兜就行。”

衣服挺刮淨,有時尚味。嘉恒要掏錢,三狗說免了,“你也算農場的職工,現在農場不在了,這些衣服算是抵你的遣散費,我給你開個條。”三狗公事公辦,給嘉恒開了一張條。

“還有,這裡人家不要的門板,家具木材,焦炭,你要是能看上回頭你來拉。扔了也是扔了。明天縣裡機關事務管理局來清場,農場我徹底就交了。”

“那你去哪裡?三

狗。”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