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0 章 先帝韻事(2 / 2)

而漢人則是正經的,一夫一妻多妾。

因而滿人入關之後,即便吸取了漢人的妻妾文化,然而側福晉的地位依舊十分高貴。

即便那時側福晉的地位理論上不及嫡福晉,但倘若嫡福晉病重,她們能夠掌家理事;嫡福晉無子,她們的孩子就是當之無愧的繼承人。

而倘若府中無嫡福晉,側福晉就是後院中名正言順的主人;而沒有嫡福晉、或是嫡福晉病重、乃至於完好,側福晉逢年過節也是順理成章出入宮廷。

因而逢年過節,宮中大宴群臣親貴宗室及其福晉之時,各家各府的側福晉也是有權力入宮拜謁。

那時正好遇上年節時候,宮中大宴群臣親貴宗室及其福晉,襄親王也攜嫡側福晉入宮給太皇太後請安。

董鄂妃是個美人,人不隻美在皮肉,也美在骨相,更是美在一身氣質。

見過的人都這麼說。

然而自董鄂妃隨夫君襄親王入宮開始,就開啟了不詳的閥門,

不過半年時間,先帝就以各種理由不斷召襄親王側福晉董鄂氏入後宮……

後來董鄂妃就成了先帝的賢妃,而襄親王十五而逝。

而那時候,襄親王正好剛過七七喪期。

董鄂妃入宮不過一月,就又受封皇貴妃。誕下皇四子後,因愛子早逝,鬱鬱寡歡,也短壽而亡。

先帝特地追封孝獻皇後。

這就是董鄂妃的一生。

所以說,雖然至今無人提起,但皇帝、太皇太後清楚,他們都是欠了債的,欠了債,自然就不敢當做沒發生過。

沁柔隻從後世裡得到些許猜測,但那日事情發生後,讓她反而確定了事情的真實性有七八分。

欠了債,一般人都隻會有一種反應;欠了債,就要還。

而另一種更極端的方式就是:讓債主消失。

那麼,債務,也就不存在了。

沁柔不天真,也不蠢,她也有過揣測,或許太皇太後、皇上不是沒有采取極端方法,讓債主消失。

隻不過娜木鐘太貴太妃也是從太宗皇帝皇太極後宮裡走出來的女子。她的一生,也是一個奇女子。

她是蒙古阿霸垓郡王額齊格諾顏之女。

也原是漠南蒙古察哈爾部林丹汗正室大福晉。林丹汗去世後,還生下林丹汗的次子,即遺腹子阿布鼐。

歸順後金後,被太宗皇帝皇太極立為側福晉。崇德元年,生太宗皇帝皇太極的皇十一女,固倫端順長公主。

太宗皇帝皇太極於盛京稱帝,封西宮貴妃,居麟趾宮,位居崇德五宮後妃的第三位。

崇德六年,生皇十一子博穆博果爾。即為十五早逝的襄親王博穆博果爾。

她也是從太宗皇帝與眾兄弟爭奪汗位時過來的,又曾無子卻穩坐漠南蒙古察哈爾部林丹汗正室大福晉之位,還曆經太宗皇帝駕崩後的皇位之爭,依舊護得自己及一雙兒女。

隻能說棋差一著,若非太皇太後棋高一著,先帝的帝位上坐著的,不知是誰呢?

太皇太後、皇帝處置不了她,也不奇怪。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